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基于伦理失序的道德教育反思

发布时间:2018-05-28 01:34

  本文选题:伦理失序 + 道德教育 ; 参考:《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03期


【摘要】:伦理秩序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伦理失序是社会转型期的现象之一,直接影响着道德教育的功效,伦理秩序与道德教育是共生共谋的。道德教育失效有其自身对道德教育规律认识和把握不够的原因,但是来自外部环境的伦理失序则导致了道德教育的困境,伦理失序直接瓦解了道德教育的根基,因为伦理失序破坏了道德教育的动力,破坏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摆脱道德教育的无力感,必须直面伦理失序的事实,在伦理失序的背景下,通过价值澄清教育、培育学生道德自我和涵养德性等措施和手段来应对伦理失序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Abstract]:Ethical order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of social life. Ethical disorder is one of the phenomena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efficacy of moral education. Ethical order and moral education are symbiotic and collusive. The failure of moral education has its own reasons for not knowing and grasping the law of moral education, but the ethical disorder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leads to the dilemma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ethical disorder directly disintegrates the found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Because ethical disorder destroys the motive force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To get rid of the powerlessness of moral education, we must face up to the fact of ethical disord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thical disorder, we must clarify the value of education, cultivate students' moral self-cultivation and self-cultivation of morality to cope with the negative impact brought by ethical disorder.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B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启勇;;黑格尔伦理秩序的三重维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高兆明;现代性视域中的伦理秩序[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宋希仁;;论伦理秩序[J];伦理学研究;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德强;;禁止活体角膜移植的学理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韩传信;翟莉;;德育知识·德育观念·德育智慧——《德育原理》教学目的论探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马晓艳;;良序: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政治价值探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薛雯;“颓废”的美:城市的另一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王艳;;道德教育蕴涵价值悖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王习胜;;国外“道德悖论”研究概要与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易连云;马霖;;对立还是融合:对“5+2=0”的诘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刘磊;;青少年德育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融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9 牛庆燕;;“科技理性”的伦理困惑与科技决策的价值选择[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10 马春花;;后革命时代的上海怀旧与王安忆小说[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兆明;论市场经济的道德评价[J];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正荣;论道德教育生态环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8期

2 曾志云;试论道德运行的内外机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唐汉卫;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20世纪下半期西方道德教育的基本走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康海军;对网络道德教育的新探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5 石文斌;论道德教育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J];文史博览;2005年16期

6 杨华;;简论宋朝家训文献中的道德教育[J];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06期

7 田迎春;;英语教学勿忘“传道”[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01期

8 王代月;;论王阳明的主体性道德教育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9 李彩晶;;论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辩证关系[J];惠州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宋林希;刘金高;;道德教育模式的发展探讨[J];文史博览;2006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云明;;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五大误区[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赵玉桂;;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应多采用榜样示范法[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3 崔梅;;儒家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廖永德;;“三结合”条件下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刘翠英;;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心理与道德教育影响浅析[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许荣;;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徐晓清;;道德教育一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再度引起重视的问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闻素霞;乔亲才;;耻感对道德自我发展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葛振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辩证思考[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洪燕;;论羞耻感产生的心理结构及其对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京利;加强道德教育 促进新农村建设[N];联合日报;2006年

2 何向东;13名少女被摧残 引发道德教育困惑[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于正江邋张晓义;要坚持不懈开展道德教育[N];承德日报;2007年

4 何树彬;在对话与沟通中成长[N];文汇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王有佳;“五德教育”聚人心[N];人民日报;2006年

6 张瑞;让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并行[N];人民日报;2010年

7 刘宇男;盐亭瓜农受损事件水落石出[N];四川日报;2005年

8 王立斌;优秀儿童文艺作品对道德教育的作用[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张登贤;成年人是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N];西安日报;2006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李满意;在审美中进行道德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董海霞;文化视域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严从根;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彦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赵昌汉;衰落与复苏:二战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鹏;诗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冯芸;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广侠;回归生活:道德教育的复兴之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蒋恩世;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兰小凯;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4 韩月秋;论儒家文化中的道德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易丹妮;生活德育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田军;高中世界文化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萍;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洪高;关怀学派道德教育思想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玉玲;雅克·马里坦的道德教育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44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944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c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