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亚里士多德主义伦理学对美德的辩护

发布时间:2018-05-28 06:18

  本文选题:功能论证 + 亚里士多德主义伦理学 ; 参考:《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亚里士多德在幸福主义目的论的框架下,基于人类的本质及其特有生活,通过"功能论证",论证了美德的必要性。当代西方亚里士多德主义伦理学沿袭了功能论证的路径,通过对人类特有生存方式的考察,论证了美德对于人类幸福生活的必要性。与现代道德哲学相比,亚里士多德主义伦理学对美德所作的辩护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也面临着由现代社会运行机制带来的问题。这种辩护对于作为"类"的人来说具有合理性,对于作为个体的人来说,其说服力有限。
[Abstract]:Aristotl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happiness teleology, demonstrated the necessity of virtue through "functional argumentation", based on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s and their special life.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Aristotelian ethics follows the path of functional argumentation and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virtue for the happy life of human being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unique way of human existence. Compared with modern moral philosophy, Aristotelian ethics has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defending virtue, but it also faces the problems brought about by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modern society. This kind of defense is reasonable for the "class" person and limited for the individual person.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ZX017)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2B105) 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YBA284)
【分类号】:B82-091;B502.23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陈义平;智者运动与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郑亚莉;;道德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李卫东;;论幸福的社会属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孙艳;德育模式:从"控制封闭型"到"自主开放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潘善斌;论惩罚性赔偿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3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7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泱育;;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历史检视[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田兴国;;水浒忠┕壅逡閇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10 徐长福;;马克思主义:从建构性理想到调节性理想——借康德的视角来看[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8 吴童立;莱布尼茨论统一性:观念、实体、现象[D];南开大学;2010年

9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王汉熙;面向科学出版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及其生成与发布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常春;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易显;侵权责任的法哲学基础[D];湘潭大学;2010年

9 徐盼;霍布斯的法律观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占阳;;走向普遍幸福主义新文明[J];人民论坛;2011年02期

2 ;书讯[J];中外文化交流;2009年09期

3 罗浩原;;罗浩原(三首)[J];诗刊;2006年06期

4 王佳;;拉封丹《寓言集》中的哲学思想[J];法国研究;2009年01期

5 陈楚佳;关于善的目的与善之真的探讨[J];道德与文明;1989年04期

6 邹琼;幸福感的两大研究取向及其整合的心理结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刘丹;;试析德性与幸福关系的历史演进[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8 马云泽;伊壁鸠鲁伦理思想研究──“享乐主义说”纠偏[J];九江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9 徐瑾;;道德学的净化——从康德学说论道德学的义务论本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刘峰;;从快乐理论到幸福学说——密尔对边沁功利主义的修正[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王占阳;关于普遍幸福的思考[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王占阳;应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王占阳;从功能上理解社会主义[N];学习时报;2006年

4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王占阳;在发展中解读“科学社会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超然;搞清楚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N];南方周末;2007年

6 记者 蔡双喜;潘允康:婚姻的本质是社会行为[N];中国妇女报;2006年

7 王占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的社会主义[N];南方日报;2007年

8 王敏;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探索与创新[N];学习时报;2006年

9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王占阳;最高价值目标:造福人民[N];联合日报;2007年

10 徐安琪;婚姻自由的新跨越[N];解放日报;2003年



本文编号:1945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945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c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