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刘禹锡生态伦理观视域下的生态正义

发布时间:2018-05-28 07:36

  本文选题:刘禹锡 + 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 ; 参考:《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摘要】:刘禹锡在元气自然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有一定影响力的"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观点,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人与自然之间也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在大自然的系统中,人与其他物种都是平等的,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共生共荣。生态正义关涉的是利益主体对生态利益的分配和占有是否正义,既要体现代内正义,也要体现代际正义,还要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在法制建设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和正义,协调各方利益,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vitality and nature, Liu Yuxi put forward the point of view that "heaven and man can win each other and use each other", that is, the power of nature cannot be achieved by man, and that of man can not be done by nature. In the system of nature, man and other species are equal, and only in harmony can they coexist and prosper together. Ecological justice is concern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and possession of ecological interests by the main body of interests. It is necessary to embody both modern and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legal system, embody fairness and justice to the maximum extent in the legal construction, coordinate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and mak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man develop harmoniously.
【作者单位】: 广州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分类号】:B82-05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荣卉;移民与美利坚民族心态的形成[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王春良;李蓉;;简论俄国向西伯利亚、千岛和阿拉斯加的扩张[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黄富峰;张春荣;;论道德教育的目的:道德智慧[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朱印海;;对生态美审美法则的思考与探索[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李海峰;;相通与互补:马克思实践观与海德格尔真理论的关系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王玉朋;;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离婚》[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张传鹤;;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探讨[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陈士军;;在集体与个体之间——“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解读[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刘建成;;政治哲学的范式转换[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白广勇;;浅议正义是人类的自我意识[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韩立新;马克思的物质代谢概念与环境保护思想[J];哲学研究;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赫姣;杨青山;;儒、道传统文化对生态正义的推助[J];行政与法;2013年08期

2 郎廷建;;论马克思的生态正义思想[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2年00期

3 李华荣;生态正义论[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陶火生;;资本中心主义批判与生态正义[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魏森杰;魏广志;;论国际视角下的生态正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姜国凡;;从生态正义到社会正义——现代文明生态转向的伦理学视域[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7 汪盛玉;;“生态正义”何以可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探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董伟武;;超越现代性的“阿克琉斯之踵”——论全球性生态正义的实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郑巨欣;;为生态正义而管理设计[J];装饰;2014年08期

10 李咏梅;;“控制自然”的意识形态批判与生态正义——威廉·莱斯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伟;;维护和实现生态正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雷泓霈;“屠鸟链”呼唤生态正义[N];科技日报;2012年

2 李培超;论生态正义[N];光明日报;2005年

3 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 李彬任;环境伦理关照生态正义[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鹏;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生态正义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建平;“生态正义”思想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魏博文;生态正义的实践理性视角[D];西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45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945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c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