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生态文明建设与儒家节制伦理的结合

发布时间:2018-06-02 04:40

  本文选题:生态 + 文明 ; 参考:《人民论坛》2014年05期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一,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倡导节制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有丰富的节制思想,其"道"、"义"、"礼"、"和"、"仁"、"爱"等道德规范有的本身就是节制思想,有的虽然不是直接讲节制的,但是包括丰富的节制观念,对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one of the goal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bundant temperance thought. Some of its moral norms, such as "Tao",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kindness", "benevolence" and "love", are themselves abstinence thoughts. Some of them are not directly about temperance, but they include rich ideas of temperance. For us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社科部;
【分类号】:B82-05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王国良;戴震对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武道房;对戴震批评朱熹理欲观的再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郭振香;由朱熹性理学说观“理一分殊”之多重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蔡德贵;;韩国大儒李退溪的性情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王国良;;朱熹理学的传播与徽州和谐社会的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王云云;;北宋礼学的转向——以濮议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郭振香;;论胡炳文对朱熹《周易本义》的推明与发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姚徽;论朱熹《论语集注》的特点及贡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9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J];学术论坛;2007年06期

2 刘楠楠;张晓庆;;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3 席端平;;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J];沧桑;2008年06期

4 冯广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语言生态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5 刘根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黑龙江史志;2008年06期

6 赵霞;;刍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沧桑;2008年03期

7 金平;张听听;;生态文明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张停停;;论生态文明与先进文化[J];黑龙江史志;2008年20期

9 张玉荣;;支撑生态文明形式的哲学理念:自然决定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陈义军;;论高职生如何应对生态文明建设[J];沧桑;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艳芹;李世雁;;自然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浅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单晓娅;涂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彭光华;吴文良;刘光栋;;关于构建生态文明秩序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张继泽;;建设生态文明是长期的战略任务[A];200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于庆月;;科学发展观与天津生态文明建设[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李春才;;第四种文明的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解构与实践研究[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专辑[C];2009年

7 许振成;张修玉;胡习邦;赵晓光;;生态文明新理念[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8 韩孝成;;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建设的战略对策[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9 吴玉树;;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10 郑雄;李媛媛;陈红路;何志云;;南宁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博士 袁海军;树立生态强区理念 领跑生态文明建设[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2 张建宇;生态文明,文明的整合与超越[N];人民日报;2007年

3 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党校副教授 梁秀丽;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的新理念[N];上饶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温雅莉 苑铁军 李惠均;生态文明:是远还是近?[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5 复旦大学教授 谢遐龄;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刻不容缓[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万群;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生态文明的特色发展之路[N];贵州日报;2008年

7 林芝地区政协副主席;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N];林芝报;2008年

8 李晋国;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和谐社会[N];延边日报;2008年

9 本报特约评论员;建设生态文明关键靠行动[N];淄博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刘联邋赵婧 实习生 苏力;专家学者献计“生态文明建设”[N];珠海特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4 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张首先;生态文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刁尚东;我国特大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7 邱建辉;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与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8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魏晓双;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10 马娜;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发展[D];东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义花;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程丽;技术的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D];河南大学;2009年

3 仲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杨延松;中国共产党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宗云;中国多元参与式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房安文;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7 高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陈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伦理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宋丽萍;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高栋;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67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967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8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