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少数民族与儒学双向互动过程的伦理互通

发布时间:2018-06-02 10:05

  本文选题:少数民族 + 儒学 ; 参考:《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4期


【摘要】:在少数民族和儒学通过多种途径互动的过程中,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伦理思想吸收融合了儒家的伦理观念,在家规、乡训、格言等方面予以体现,调适改善了本民族的伦理关系,形成了伦理互通。在此,以儒学的"五伦"为中线,对少数民族和儒学的伦理互动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ethnic minorities and Confucianism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most of the ethical thoughts of ethnic minorities absorbed and integrated the Confucian ethical concepts, reflected in family rules, local disciplines, aphorisms, and so on, adjusted and improved the ethical relations of their own ethnic groups. The formation of mutual ethics. In this paper, the eth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ethnic minorities and Confucianism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taking the "five Lun" of Confucianism as the middle line.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部;
【基金】: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课题“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GX—15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传峰;;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伦理认同[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2 邢丽雅;于耀洲;;略论儒学在东北少数民族中的传播[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1期

3 唐吉思;藏传佛教对蒙古族家庭伦理的影响[J];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4 杨锦芳;;秩序——刑罚的伦理价值目标[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丹;;近十年来民族地区家庭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赵丕强;;南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关系构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王芳恒;;贵州民族民间文艺形式中的儒家伦理精神评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张正军;;日本学者对大理白族历史文化之研究[J];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2006年00期

5 孙万怀;卢恒飞;;刑法应当理性应对网络谣言——对网络造谣司法解释的实证评估[J];法学;2013年11期

6 李资源;论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家庭美德建设[J];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7 陈宏宏;;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意义[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邓永进;;西双版纳傣族活态文化何以传承[J];思想战线;2008年03期

9 熊坤新;曹冬;陈丽明;;回族伦理思想综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熊坤新;王换芳;梁秀玲;;柯尔克孜族伦理思想述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宝贵贞;近现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于祥成;清代书院的儒学传播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黄雁玲;壮族传统家庭伦理及其现代演变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和谈;耶律楚材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升兴;瓦乡族民族伦理观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王付欣;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潘会敏;中甸汉文化史初探[D];云南大学;2010年

4 秀凤;儒学与忽必烈的治国方略[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2年

5 落桑东知;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东向传播格鲁派历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孙璐;“9.8矿难”案例评析[D];湖南大学;2012年

7 孙保全;云南籍藏族大学生国族认同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8 温都苏;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宗教意识现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9 常世伟;当代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中的礼物流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樊浩;;伦理感、道德感与“实践道德精神”的培育[J];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 胡敏中;论全球化进程中民族价值观的认同与冲突[J];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3 郑晓云;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21世纪的强盛——兼论祖国统一[J];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殿卿;在韩国感受中国道德文化[J];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05期

2 梁宗华;韦伯的儒教伦理观[J];哲学研究;2003年03期

3 杨志玲;;儒家道德文化在云南白族地区的传播[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朱宗震;黄炎培和儒商伦理[J];探索与争鸣;2003年08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书光;;儒家德育范式的理论建构[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本文编号:1968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968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b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