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道德的社会架构及其特质——以《现代视域下公共道德及其基础的研究》为切入点
本文选题:公共道德 + 社会架构 ; 参考:《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摘要】:对公共道德概念内涵和特征的把握必须要以现代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作为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作为规范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公共道德,它与现代社会的自由、民主等理念相适应,是在现代社会公共性人际交往基础上达成的谅解与共识,是一种典型的世俗道德。它的要求并不高,是一种底线道德,其功能重在维护社会正常的运转与秩序。至于表征人性高度,源于人的心灵需要的亚里斯多德式的德性在现代社会被认为即使不是完全无用,至少不是迫切急需。但现代社会若要长治久安和人们生活幸福,除了重视公共道德的建设之外,公民德性的养成是不可或缺的,实际上也就在呼唤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融通。
[Abstract]: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ept of public morality must be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the modern social structure and life styl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normative ethics, the public morality is adapted to the ideas of freedom and democracy in modern society. It is the understanding and consensus on the basis of common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society. It is a kind of typical secular morality. Its requirement is not high, it is a bottom line morality, its function is to maintain the normal operation and order of the society. As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nature, Aristotle's virtue, which is derived from the needs of the human mind, is considered to be at least not urgently needed in modern society, but at least it is not urgently needed. But if modern society is a modern society, In addi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morality, the cultivation of citizens' virtue is indispensable. In fact, it is also calling for the integration of normative ethics and moral ethics.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B8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青原;信任与服从:公共道德的结构性要求[J];道德与文明;2005年04期
2 郝旭巍;;浅谈公共道德制度化[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12期
3 时卫平;;社会公共道德:社会全面发展的助推器[J];求知;1996年09期
4 彭富春;;重新唤醒人的良心[J];上海国资;2006年02期
5 ;加强社会公共道德建设[J];基础教育研究;1998年S1期
6 梁静;;论法治理念语境下的公共道德[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黄滨;;晚清中国乡村的公共道德生活探微[J];伦理学研究;2008年01期
8 孙飞雪;;论公共道德与公共权力[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02期
9 李春成;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的关系问题[J];现代哲学;2002年01期
10 李辉;;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公共道德路径[J];前沿;2013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龚柏华;;“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WTO案”援引GATT第20条“公共道德例外”的法律分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原;加强公民公共道德素质建设[N];人民政协报;2006年
2 江汉大学政治学院院长 教授 李腊生;社区公共道德建设的思考[N];湖北日报;2011年
3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评论版主编 刘波;拯救信仰迷失和公共道德危机[N];华夏时报;2013年
4 曹林;拯救公共道德自公务员始[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5 陈尧;是谁令公德蒙羞[N];珠海特区报;2012年
6 丁大同;现代人应有的公共道德感:慈善精神[N];天津日报;2004年
7 达州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办公室主任 杨仁明;摒弃“社会默许” 捍卫公共道德[N];四川政协报;2014年
8 特约记者 方芳;不应缺失的公共道德[N];中国社会报;2006年
9 邵俊国 彭澄;用“强制文明”矫正不文明行为[N];太原日报;2013年
10 邓福寿;删除“地铁禁食”是审慎之举[N];湖北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辉;中国的公民组织培育与公共道德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2 徐莉;WTO“公共道德例外”条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廖加林;现代视域下公共道德基础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红荣;新农村公共道德建设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2 庄园;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3 逄坤;大学生公共道德意识培育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4 胡素娅;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共道德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5 武凌竹;网络社会的公共道德建设[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谢国日;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公共道德问题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傅文轩;社会转型期下的公共道德重建[D];浙江大学;2013年
8 夏坤;社区公民公共道德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曹真;WTO框架下公共道德例外条款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清;WTO“公共道德”例外条款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72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97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