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道德认同”的现代困境及其应对

发布时间:2018-06-04 20:56

  本文选题:道德认同 + 道德意识 ; 参考:《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道德认同"问题内生于主体道德意识的自我觉醒,反映的是道德意识内部以及道德意识之间的深层矛盾,而这些矛盾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激烈并使个体道德意识陷入困境:道德自我认同的内在纠葛、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的紧张以及道德自我与伦理实体的背离。如何应对此困境,传统伦理思维和现代道德建构都将为我们的思考提供方向。
[Abstract]:The problem of "moral identity" arises from the self-awakening of the subject's moral consciousness, which reflects the deep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moral consciousness. These contradictions are especially fierce in modern society and make individual moral consciousness fall into a dilemma: the internal entanglement of moral self-identity, the tension between self-identity and others' identity, and the deviation between moral self and ethical entity. How to deal with this dilemma, traditional ethical thinking and modern moral construction will provide direction for our thinking.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CZX065)
【分类号】:B82-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樊浩;;伦理世界“预定的和谐”——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为学术资源的研究[J];哲学动态;2006年01期

2 张丁杰;曾贤贵;;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安异;;法益侵害还是规范违反[J];刑法论丛;2007年01期

2 于改之;;可罚的违法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适用[J];刑法论丛;2007年02期

3 陈璇;;对紧急避险正当化根据的再思考[J];刑法论丛;2007年02期

4 马荣春;周建达;;犯罪危害性刑法学地位的新视角:犯罪危害性的属性[J];刑法论丛;2009年01期

5 邓君韬;;超规范问题及其意义——对犯罪认知体系方法论的初步考察[J];刑法论丛;2009年01期

6 李凤梅;;古典学派语境下的教唆犯地位研究[J];刑法论丛;2009年02期

7 马荣春;周建达;;为社会危害性概念的刑法学地位辨正——兼与陈兴良教授商榷[J];刑法论丛;2009年03期

8 吴情树;;京特·雅科布斯的刑法思想介评[J];刑法论丛;2010年01期

9 李运才;;毒品犯罪死刑政策之评估[J];刑法论丛;2010年04期

10 詹红星;;社会危害性理论的价值分析[J];刑法论丛;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3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吕遂峰;;试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价值[J];生产力研究;2007年22期

2 井中雪;论政治信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张涛;;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中的应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黄小勇;黄菜方;;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邓若伊;蒋忠波;;网络传播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基于五省市大学生的调查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6 成长春;冯春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及其限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0期

7 傅晓华;;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付晶晶;;浅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会亭;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华;;社会认知取向的道德认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2年06期

2 丁芳盛;;大学生道德认同现状分析及其培育策略[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02期

3 王兴超;杨继平;;道德推脱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道德认同的调节效应[J];心理科学;2013年04期

4 王兴超;杨继平;刘丽;高玲;李霞;;道德推脱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5期

5 黄宝东;;道德认同理论及其对组织伦理教育的启示[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2年Z2期

6 曾晓强;;道德认同研究进展与德育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庞慧敏;段羽佳;;政论纪录片创作中的道德问题[J];中国电视(纪录);2014年03期

8 赵磊;;技术对人性的叛离及其人性化解救[J];齐鲁学刊;2010年06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建新;;核心价值体系道德认同的依据和路径研究[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万增奎;杨韶刚;;当前我国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念的现状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民盟中央主席 蒋树声;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认同[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沈琴;道德认同[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尚刚;养育风格、道德认同与心理距离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78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978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d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