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他人在场及其行为对个体道德伪善的影响
本文选题:道德伪善 + 陌生他人 ; 参考:《心理学报》2015年08期
【摘要】:道德伪善既有印象管理或欺人的一面,也有自欺的一面。道德伪善的影响因素众多,而人际层面的影响因素则少有研究。本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以大学生为被试,设置捐款情境,探讨单个陌生他人在场及其真善/伪善行为能否抑制个体的道德伪善。结果表明:陌生他人单纯在场或做出伪善行为都不能抑制捐款情境中个体的道德伪善,而在场陌生他人的真善行为可以有效抑制捐款情境中个体的道德伪善。
[Abstract]:Moral hypocrisy is not only impression management or deceiving others, but also self-deception. There are man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oral hypocrisy, but few researches on interpersonal factors. In this study, using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taking college students as subjects, we set up a donation situation to explore whether the presence of a single stranger and his or her true / hypocritical behavior can inhibit the individual's moral hypocris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re presence or hypocrisy of strangers can not inhibit the moral hypocrisy of individuals in the donation situation, but the true and good behavior of strangers in the presence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individual moral hypocrisy in the donation situ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二中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XLX002)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项目(PXM2014_014202_07_000067)资助
【分类号】:B82-0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晶晶,贾晓明;大学生异性交往与性别角色认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寇_g;徐华女;;论道德伪善——对人性的一种剖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刘娟娟;;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4 程立涛;乔荣生;;现代性与“陌生人伦理”[J];伦理学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慧;程凔;;浅析酒店人际互动中的印象管理[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邱环;;基于印象管理动机的组织公民行为效应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16期
3 张鹏宇;;自尊和人格对大学生印象整饰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4期
4 魏婧;;印象管理:大学新生应对心理不适的有效工具[J];沧桑;2010年10期
5 秦凯鑫;;当代大学生压力影响因素及其现状[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章迪薇;;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研究——对当前道德教育中反道德现象的思考[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白强;;家庭教师印象管理策略刍议[J];管理观察;2009年02期
8 刘君;王晓玲;杨佳宁;;社会躯体焦虑对女大学生身体锻炼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贺序;邓亚琴;;人际沟通能力的常见障碍和技巧解析[J];才智;2013年14期
10 任学丽;;转型社会伦理秩序的重构——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J];长白学刊;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和佳;霍耐特承认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宏;伪善论[D];中南大学;2012年
3 谢英香;“90后”大学生网络社交中信任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郑斯扬;新时期以来女性写作中的乡土伦理观[D];厦门大学;2014年
5 赵向莉;行业协会功能维度及其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黄晓珊;“共在”的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周红云;公务员的组织公民行为及其隐性激励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吴波;道德认同与绿色消费—环保自我担当的中介作用[D];南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然;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印象管理的交互作用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刘秀华;组织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初探[D];河南大学;2011年
3 曾柳红;组织中员工的建言行为[D];暨南大学;2011年
4 杨洪芹;断裂社会化及其修复[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俪娜;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中的印象管理和自我和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权方英;道德伪善:道德判断的内—外团体效应[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玲;组织公民行为的印象管理动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芳;家庭教养方式、性别角色意识与高中生异性交往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杨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读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曹丹;大学生印象管理、情绪调节与社会交往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琼,郭德俊;中国人的印象整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心理科学;1999年06期
2 周濂;;我们彼此亏欠什么——兼论道德哲学的理论限度[J];世界哲学;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力哥;;男人无优势[J];凉山文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田腾骧;封春亮;冯雪;古若雷;罗跃嘉;;个体对结果的评价受他人在场效应的调节:一项ERP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方文;;宗教行动者:一种宗教资格论[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健康时报记者 何佳颐;孩子为啥爱指责父母?[N];健康时报;2005年
2 许骁妍 钱荣根;房屋装潢起纠葛 欠款录音定纷争[N];江苏法制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梓;他人在场情境下不同害羞水平的人精细动作稳定性差异比较[D];武汉体育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037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37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