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孝与仁义礼智信

发布时间:2018-06-19 02:22

  本文选题: +  ; 参考:《理论学刊》2014年03期


【摘要】:作为"至德要道",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评判人之德行的重要标准。孝从孝亲的家庭伦理出发,推至兄弟、夫妇、上下级以及朋友之间的相互尊敬与谏诤,体现在孝与仁义礼智信的关系中,即孝为仁之本,孝慈谓仁;义为孝之实,诤孝为义;礼为孝之核,敬孝合礼;智为孝之方,谏孝需智;孝为信之基,诚孝为信。弘扬孝文化,对于促进当代社会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Abstract]:As the most moral principle, filial piety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morality and the important criterion of judging people's morality. Filial piety starts from the family ethics of filial piety, and it is pushed to the mutual respect and admonition between brothers, couples, superiors and subordinates and friends,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lial piety and benevolence, namely, filial piety is the foundation of benevolence, filial piety is called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is filial piety, and filial piety is righteousness. Ceremony for the core of filial piety, filial piety; wisdom for filial piety side, filial piety needs wisdom; filial piety is the basis of faith, sincere filial piety is faith. Carrying forward filial piety culture is very important and positive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moral le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思政教研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本重要哲学家著作编译和研究”(项目编号:12BZX033) 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儒家思想研究”(项目编号:HEUSZB1313) 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儒家经典研究”(项目编号:HEUZYTS13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柴洪全;石晓玉;;论先秦儒家“孝忠”观中的“谏诤”思想[J];理论学刊;2008年07期

2 白春雨;;君子人格与儒家诚信之德[J];齐鲁学刊;2012年05期

3 肖群忠;《礼记》的孝道思想及其泛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4 朱岚;论孝为仁之本[J];中国哲学史;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振华;;聊斋俚曲与下层社会的道德教化[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郑文瑜;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焦秀君;;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邓晓宇;;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9 宋晓荣;;探析邓小平的制度建党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郑文瑜;;从加强师德建设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郑陈荣;;论公平正义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及其实践原则[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祺国;;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高燕;;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7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10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樊新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鲁芳;;诚:道德的心灵之根[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砥廷,尹力;论儒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王双桥;论个人活动的伦理尺度[J];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3 杨世文;论先秦儒家的礼俗观[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4 戴春爱,黄薇;孔子人学思想探微[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04期

5 王琪,杨荫;儒家思想与现代日语敬语[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张慧霞;;荀子之“义”——由内在价值向外在价值的转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蔡仁厚;从礼的常与变看仁心之不安不忍[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赵玲;先秦儒家的消费伦理精神解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浮伟忠;;论孔子思想中的“和谐”因素[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10 祁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学仁;;出土文献中先秦儒家德目考辨二则[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2 倪愫襄;;制度伦理思想的儒法之争[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孔德立;;始者近情,终者近义——子思诠释仁义的理论基础[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蔡方鹿;;朱熹的孝经学[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5 梁涛;;简帛《五行》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朱克良;;《孝经》“孝道”与古代教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傅小凡;;试论董仲舒“多元综合,兼容兼蓄”的伦理道德思想[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8 董仲舒;;为人者天[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9 李庚子;;《小学》中体现的“孝”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刘萍;;读孔子《孝经》后对“孝”的几点思考[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董长虹;联想大跃进 游走于成功和成仁之间[N];财经时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石国胜 杜文娟;学习贯彻《若干意见》 坚持完善人大制度[N];人民日报;2005年

3 记者 徐晓梅;贯彻落实中央会议精神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N];云南日报;2005年

4 记者  刘敏 实习生 赵会;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N];眉山日报;2007年

5 丁立威 丁乡;砂仁价趋升[N];医药导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善业 通讯员 祝向恩 张治文;仁化工业增幅居全市首位[N];韶关日报;2005年

7 佳愉;止咳又抗癌的杏仁[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李成;市政协二届二次会议胜利闭幕[N];眉山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尼玛潘多;建高素质检察队伍 创检察工作新局面[N];西藏日报;2005年

10 熊晓晖;崇仁实行农村劳动力资源动态管理[N];抚州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辉杰;周作人中庸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廉清;荀子荣辱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艳艳;先秦儒道身体观及其美学意义[D];复旦大学;2005年

4 陈一风;《孝经注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辉;“移风易俗”命题考源[D];浙江大学;2005年

6 邹辉杰;试论曾子学派的“孝”[D];复旦大学;2011年

7 张德苏;周室衰乱与孔子救世的人性思索[D];山东大学;2006年

8 付晓青;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洪晓丽;仁:作为道德本体的构成[D];复旦大学;2008年

10 高丽敏;作圣之功[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琼;论孔子以“和”为美的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秀妮;冯友兰孔子研究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熊燕华;孔子君子观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毛如意;孔子语言观之重读[D];浙江大学;2006年

5 宋丽维;基于儒家管理思想的健身气功管理模式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俊艳;论儒家气节观的产生及其发展嬗变[D];贵州大学;2008年

7 张海霞;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孙军红;孔子“和”论[D];河南大学;2007年

9 吴希;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理论对和谐社会人格建构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敏;试论孔子的“孝道”[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37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37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a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