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环境友爱型组织:生态文明建设的德性诉求

发布时间:2018-06-22 17:20

  本文选题:友爱 + 组织德性 ; 参考:《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摘要】:伴随着"组织及其集体行动的时代"呼唤组织德性的凸显,友爱成为组织德性是环境共同体的内在要求,而环境友爱型组织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德性诉求,也是生态文明的主体之一。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要充分发挥好组织的作用,又要创新和完善"文明单位"的体制机制,以便在增添生态文明要素的基础上塑造环境友爱型组织;各组织同样也需要协同创新与合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履行义务、担当责任并做出贡献。
[Abstract]:With the "times of organization and its collective action" calling for the prominence of organizational virtue, it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community that friendship become the moral character of the environmental community, and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organization is the moral dema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t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bodi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hould not only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 but also innovate and perfect the system mechanism of "civilized unit" in order to shape th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organization on the basis of adding the elemen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rganizations also need to cooperate with innovation and cooperation to fulfill their obligations, responsibilities and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B82-05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个体主义伦理观与权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张萍;互联网对青少年素质的影响[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郑亚莉;;道德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李卫东;;论幸福的社会属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许卫刚;陈林;;“善”与“仁”: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曹兴江;;论先秦儒家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观的异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10 叶常林;;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综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佚名;;水利工程的生态伦理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7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9 汪凤炎;;“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陈忠;;实践:在世俗与神圣之间——“反省的实践观”及其哲学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晓飞;自由软件运动背景下的自由软件伦理精神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常春;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姣;从翻译伦理看《红楼梦》两英译本的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易显;侵权责任的法哲学基础[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徐盼;霍布斯的法律观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鑫;杨月霞;;雄浑贺兰系列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访自治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德林[J];宁夏画报(生活版);2008年03期

2 沐羚;;《森林之歌》唱响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J];生态文化;2007年06期

3 张停停;;论生态文明与先进文化[J];黑龙江史志;2008年20期

4 王章基;;社会资本与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J];作家;2010年04期

5 曹清尧;;生态文明的底线是生态安全[J];生态文化;2007年06期

6 陈德钦;;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7 赵会娟;;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抉择[J];青春岁月;2011年10期

8 晋发展;;加快林业发展全力推进焦作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文化;2007年06期

9 杨继平;;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J];生态文化;2008年04期

10 张英;;“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美术作品展将举办[J];中国林业;2008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有祥;;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探讨[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2 陈海勇;;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公共行为研究[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3 ;建设环境优美、永续发展的美好家园——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4 舒心心;;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赵美珍;张爱娥;;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个案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陈学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7 尹伟伦;;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开幕式上的欢迎词[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牛国元;司继涛;;建设低碳城市是银川市利用对外开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选择[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9 本刊编辑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 编者按[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佚名;;附录: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贵州希望网对理论研讨会的综合报道[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殷珂;大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N];黄石日报;2008年

2 记者 郑亚伟;生态文明建设是丽水发展的新机遇[N];丽水日报;2008年

3 ;呼伦贝尔:应对新一轮经济变迁 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N];中国信息报;2008年

4 马永坤;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毕节日报;2008年

5 赵美珍 章进 张爱娥;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研究[N];常州日报;2008年

6 杨跃光 余咏梅 龙明玉;一幅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7 ;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走进全国前列[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8 刘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公益基金成立[N];国际商报;2008年

9 蔡超然 赖虔平;推进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N];江西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龙莹;打造靓丽风景线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N];团结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陆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责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魏晓双;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罗华莉;中国古代公共园林故事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马晓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图式、价值追求与现实启示[D];吉林大学;2010年

6 黄平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王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闫秋源;社区的“位育”[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朱波;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长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0年

2 杨忠实;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0年

3 霍昭妃;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途径现实选择[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4 赵树迪;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姜惠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6 胡亚军;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应杭军;武夷山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肖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9 李海燕;科学发展观背景下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10 陈牧一;生态文明建设必要性与路径选择的理论思考[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53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53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e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