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女子之孝析论——以《女孝经》为例
本文选题:传统女子之孝 + 《女孝经》 ; 参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孝是中国传统道德之首德。《女孝经》规定了女子孝道的责任范围及道德规范。唐朝以后,《女孝经》成为民间教育女子的重要修身教科书之一,对后世(特别是明清时期)女子教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分析《女孝经》中关于传统女子孝道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对现代女性孝道教育与实践具有启示作用。
[Abstract]:Filial piety is the first virt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ity. After the Tang Dynasty, the Book of filial piety became one of the important textbooks for the folk education of women, which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ilial piety taught by women in later generations (especiall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female filial piety in the Book of female filial piety, which can enlighten the education and practice of modern female filial pie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民众日常生活伦理研究”(11JJD720017)
【分类号】:B8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振华;;聊斋俚曲与下层社会的道德教化[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向安强;李利坚;郑庭义;李思思;;传统孝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3 孙宏恩;;秦汉时期农业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4 秦佩;王永健;;古代小说戏曲中由“孝”引发的悲剧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赵锦;;“五四”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6 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中的名教观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廖小平;论伦理关系的代际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段塔丽;;和谐社会视域下家庭建设的路径选择[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林园茜;传统孝道之审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10 余飞跃;;家庭养老的困境与出路——兼论孝与不孝的理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贾雪丽;;论当代中国大学生“孝”德教育[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杜靖;;五服-姻亲与宗族——一个汉人社会研究的新框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3 曹瑛;;儒家孝悌之道对传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A];全国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施晔;施晖;;s泄缁幛摔堡搿感ⅰ埂毡兢趣伪葟[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3年刊[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祁晓庆;敦煌归义军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春花;唐代老年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国立;纪昀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何继龄;传统人生礼仪仪式与古代个体品德培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军;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陈卫;孔子的人格[D];吉林大学;2011年
9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10 毕天云;社会福利场域的惯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廖圣财;扬弃与超越[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吉;契嵩孝亲观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飞扬;我国中学德育文化重构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廖小芳;论道德行为的失范及其引导[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侣娟;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訾翠霞;中国佛教孝思想的特质及现实意义[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文斌;论唐律中的不孝罪[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立刚;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孝道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陈天e
本文编号:2073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7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