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环境保护如何进入经济伦理

发布时间:2018-06-27 14:47

  本文选题:环境保护 + 人的发展 ; 参考:《伦理学研究》2013年04期


【摘要】:环境保护成为经济伦理的重要价值,需要借助于一些条件。第一,作为经济发展基本前提的环境保护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才能进入经济伦理;第二,经济伦理需要在可持续伦理、责任伦理、制度伦理的支持下,才能把环境保护纳入价值系统之中;第三,尊重自然的限度、善待生命、走循环经济之路、追求经济—环境效益等具体要求,是环境保护进入经济伦理的桥梁。
[Abstrac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value of economic ethics. Fir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the basic premi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ust aim at human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enter into economic ethics; second, economic ethics needs to be supported by sustainable ethics, responsibility ethics, and institutional ethics. Thirdly, respecting the limits of nature, being kind to life, taking the road of circular economy, pursuing economic-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other specific requirements are the bridge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enter into economic ethics.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经济伦理实现机制研究”(NCET—10—08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企业经济伦理实现机制研究”(12BZX079)
【分类号】:B82-0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旭;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学:论汉斯·约纳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蒋毓舒;吴永辉;张仁玲;;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易小芳;李名家;肖尚桃;;节约型高校后勤建设中的校园文化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4 李亚;谭中杨;;论科学发展观蕴涵的环境伦理学思想[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5 单以红;;关于水权市场特征及需求管理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6 陈新平;;消息源匿名的道德冲突与化解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王薇;;公益型非政府组织行为的伦理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武磊磊;;普列姆昌德自然生态思想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9 李承宗;;马克思与罗尔斯顿生态价值观之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廖小平;孙欢;;政治参与的价值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志红;;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曾建平;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杨通进;;人对动物负有何种道德义务[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田秀云;白臣;;我国当代责任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李润珍;武杰;;跨学科视野下的工程伦理[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蒋风冰;盛晓明;;生态运动的实践智慧——深生态运动的阿伦特方案[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8 路卫华;;从现代科学的维度看生态文明建设[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张恒力;;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推进自然辩证法课程改革[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晓飞;自由软件运动背景下的自由软件伦理精神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白宇;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黄靖;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与税收政策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欣;师陀论[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胡晓菲;环境法视野下的有机农业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赵文静;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及对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卫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汝秋实;约翰·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宋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红;;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精神困境探究——兼谈现代人与道德[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陈德祥;;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新探[J];桂海论丛;2005年06期

3 任巧;常晓红;;浅谈社会发展与人生价值的实现[J];山东电大学报;2008年03期

4 徐薇;;经济发展与经济伦理的理性构建[J];学海;2005年06期

5 周锋;;浅析马克思的制度伦理价值观[J];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05期

6 荐志强;;从人的全面发展视野看制度建设的道德关怀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32期

7 程广丽;;经济伦理视野下的新消费观[J];韶关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8 祝恩民;崔利波;;信用建设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重建信仰的人的发展维度[J];哲学动态;1999年04期

10 罗能生;;公有制的伦理思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世林;;诚信是金——孔学伦理与市场经济一思[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润珍;武杰;;跨学科视野下的工程伦理[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秋心;龙长云;;信用——一种社会资本[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锐;;市场经济中的话语缺位与重构——关于重塑诚信价值体系的思考[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岳丽丽;;试论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发展[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6 黄启后;;诚信——人际之本[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徐书确;;普及《工程伦理学》教育是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立本之道[A];贯彻循环经济促进法开发固体废物资源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贾春峰;;信誉高于一切——论商德建设[A];海派商业文化论文集[C];1995年

9 ;后记[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余谋昌;;传播环境伦理,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魏黎明;经济发展急唤道德伦理[N];经济观察报;2009年

2 朔城区国土资源局 聂有平;浅论市场诚信的制度化[N];朔州日报;2007年

3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王冰邋刘松勤;市场经济呼唤市场伦理[N];湖北日报;2007年

4 何伟;论市场经济下的道德观[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5 沈殿忠;信用水平是市场经济成熟的标志[N];辽宁日报;2007年

6 赵晓;呼唤财富伦理[N];经济观察报;2003年

7 吉首大学教授 易小明;民族伦理面临挑战[N];社会科学报;2005年

8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王小锡;重建市场经济的道德坐标[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张立文;儒教伦理与合经济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李湘云;道德:理想·本然·回报[N];学习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成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基础的规范性探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廖加林;现代视域下公共道德基础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焦君红;人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田宪臣;协商、适应、行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薛为昶;伦理学与经济学的离分与复归[D];东南大学;2005年

6 巩固;环境伦理学的法学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郭震洪;生态伦理的经济分析[D];青岛大学;2007年

8 李全庆;土地伦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李新庚;信用论纲[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张天晓;自然价值的重估与诗意的栖居[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俊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度伦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次春;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伦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李睿;先秦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朱国栋;网络道德与人的发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

6 程淑兰;市场经济中的自利和利他[D];山西大学;2006年

7 韦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与商性关系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8 孙希;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信念弱化问题及其对策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艳琴;财富、幸福、德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许正阳;新时期道德信仰淡化问题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74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74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5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