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温柔敦厚的伦理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8-06-27 14:12

  本文选题:温柔敦厚 + 伦理原则 ; 参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温柔敦厚"由儒家的诗教观演变成为重要的伦理原则,相关阐释源远流长,支持与批评的论争也一致存在。但是由于中国传统经验思维方式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基本内涵、内在特质一直未有明确阐释。作为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温柔敦厚的基本伦理内涵包含"仁"的内核和"礼"的规定,同时又具有变通性的内在要求。其独特的精神特质包括主体的非占有性、悲悯情怀、乐观品格。在当代人心理失衡、人格中怨羡情结突出的情形下,温柔敦厚既提供了反思的参照也预示了突围的方向。
[Abstract]:"gentle and honest" evolved from the Confucian view of poetry and education into an important ethical principle. The related explanations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the arguments of support and criticism also exist. However,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xperiential thinking mode and other factors, its basic connotation and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have not been clearly explaine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fucian thought system, the gentle and honest basic ethical connotation contains the kernel of "benevolence" and the stipulation of "propriety",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flexibility. Its unique spiritu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the non-possession of the subject, compassion and optimistic character. In the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people's psychological imbalance and the prominent complaint and envy complex in personality, tenderness and kindness not onl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flection but also foreshadow the direction of breaking through.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2CWXJ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奇;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一项伦理原则[J];道德与文明;1984年02期

2 邹忠民;论作家的伦理原则[J];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06期

3 周成名;道德建设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现实[J];探索与争鸣;1996年01期

4 吕学芳;试论经济伦理原则[J];求索;2001年01期

5 黄玉顺;普遍伦理是先验理性的纯粹形式吗?[J];哲学动态;2002年06期

6 叶剑锋;为人民服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伦理原则[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赵迎欢,陈凡;现代伦理学视角与基因技术伦理原则的建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余达淮,许圣斌,陆晓平;节水型社会的伦理理念和原则[J];水利发展研究;2005年09期

9 李文潮;;技术伦理面临的困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11期

10 曹望华;;论经济服务活动中的伦理原则[J];桂海论丛;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彳韦)抡;;“儒商”漫谈[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罗文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道主义[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高国希;;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4 边黎明;郑卫东;;科学、伦理及其关系与原则[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健;;现代技术伦理规约的制度安排[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6 高宣扬;;论列维纳斯重建伦理学的理论和现实意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7 马平;;回商伦理思想及其他[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秦行音;;全球伦理思想及其共同道德价值观教育发展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李胜俊;樊勇;李晓Pr;;从汶川512大地震学校建筑倒塌看我国工程伦理问题[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宋保法;;知情与同意及其伦理意义[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钧林;儒家伦理的普世价值[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湖南大学 罗能生 课题组成员 洪联英 李凯中 谢里 许抄军 曹虹剑;构建产权的伦理尺度[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章启群(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全球伦理,,可能吗?[N];中国艺术报;2000年

4 肖君华;解析现代生育伦理问题的方法论原则[N];光明日报;2004年

5 徐宗良;生命伦理的三项任务[N];光明日报;2004年

6 彭定光;谈谈制度运行伦理[N];光明日报;2004年

7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光明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刘洪宇;网络时代的公民良知[N];辽宁日报;2008年

9 合肥师范学院 凌有江 操申斌;和谐社会下的网络文明建设[N];安徽日报;2009年

10 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 苏令银;当代西方休闲伦理研究:历史、焦点与问题[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瑞鹏;异种移植:哲学反思与伦理问题[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龚正伟;当代中国体育伦理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艳红;我国媒体自杀报道的伦理规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 邹寿长;优雅的生[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基础[D];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6 洪兴文;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伦理规治[D];中南大学;2012年

7 刘庆华;经济伦理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向玉乔;生态经济伦理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毛新志;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周文文;伦理 理性 自由[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丽芳;论对经济人的伦理制约[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鲁蔚;“代理母亲”的伦理审视[D];苏州大学;2005年

3 贾佳;人择时代[D];苏州大学;2006年

4 张辰琛;我国婚姻暴力问题的伦理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冬剑;论政府危机管理的伦理诉求[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6 于艳芳;互联网中个人隐私权问题的伦理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马雪影;我国政府经济行为的伦理价值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德伟;检举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江雪华;媒体道德责任探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袁其微;休闲的伦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74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74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8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