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伦理思想述论
本文选题:蒙古族 + 伦理思想 ; 参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03期
【摘要】:蒙古族同中国其他各民族一样,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这些道德情感和道德传统,一方面通过历史著作反映出来,一方面通过行为实践反映出来;一个是理论形态的,一个是实践层面的,二者相结合,就成为蒙古族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在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认真发掘、整理、继承和弘扬蒙古族伦理道德思想及其文化,无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Abstract]:Like other nationalities in China,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is a nation full of moral feelings and traditions. On the one hand, these moral feelings and traditions are reflected through historical works,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behavior; one is in the form of theory and the other is at the level of practice, and the two are combined. As the core part of Mongolian culture, it has been playing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Mongolian. In today's world of carrying on the past,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building a well-off and harmoni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realizing the common unity and struggle of all ethnic groups, common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speeding up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creating a new situation for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should conscientiously explore, Unquestionably, it is a profound work to arrange,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Mongolian ethical and moral thought and its culture.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伦理卷”(10JJD85000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C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雪飞;土族传统体育及其对土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宗雪飞;黎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以及发展中对黎族文化传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3 葛华廷;羊与辽代契丹人的葬俗[J];北方文物;2003年03期
4 陆洋;吐蕃《礼仪问答写卷》中的藏族传统伦理思想[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孙岿;;朝鲜族人生观与消费文化特征[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瞿明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家庭中夫妻关系模式的比较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7 吴敏;赫哲族伦理道德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01期
8 张正明;巴人起源地综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赵利生;民族社会规范与民族社会秩序的重构——以法律为主导的多元社会秩序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秋喜;浅谈《青史演义》对儒家思想的吸收与借鉴[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特木尔巴根;雪山蒙古人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曾超;巴人尚武精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乔玉光;危机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北方草原传统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张勇;维吾尔谚语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5 谢桂山;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之比较[D];山东大学;2005年
6 杨晓纯;散杂居回族经济与回汉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田洪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政策法律促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海滨;唐诗与西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玉红;明清时期伊斯兰教中国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孟琳琳;生态移民对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以敖力克嘎查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巴战龙;社区发展与裕固族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靳勇;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伦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双向互动关系[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金香兰;朝鲜族婚姻家庭及其伦理嬗变[D];延边大学;2005年
6 郭正春;纳西东巴文化中的伦理观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7 隋春兆;准噶尔诸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雷梅珍;试论民族和谐社会伦理[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张琨琨;明清蒙古族音乐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邓文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伦理与民族干部道德素质培育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坤新;于潜驰;;保安族伦理思想面面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沈善洪 ,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导论[J];浙江学刊;1983年04期
3 高光杰;西季威克伦理思想评介[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4 唐能赋;毛泽东的伦理思想特性探析[J];道德与文明;1994年01期
5 陈宗豪;论孔子的伦理思想及其地位[J];江汉论坛;1995年11期
6 王赛;儒家思想对当代新加坡伦理思想的影响[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5期
7 陈成志;;略论毛泽东伦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熊坤新;康基柱;;维吾尔族伦理思想概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胡发贵;;论孟子伦理思想的务实精神[J];道德与文明;2006年04期
10 林楠;;论孙中山伦理思想的特点[J];理论界;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斯仁;王晶;;中国少数民族伦理学研究30年——以蒙古族为例[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余玉花;;瞿秋白伦理思想探微[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3 唐凯麟;王泽应;;毛泽东伦理思想论要[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4 姜明;;诚信伦理与生态伦理——草原文化的思想精髓[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孔毅;杨志才;;王符伦理思想研究三十年[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潘忠宇;李伟;;民族伦理学研究的回顾与期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孟爱青;;论中国传统医学的仁道医德思想[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韩永学;;人地关系协调系统的建立——对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补充[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9 丁成际;;儒学与当代日常生活伦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秀香;孔子伦理思想的世俗转向及其人文价值[N];光明日报;2004年
2 ;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与时代主题[N];光明日报;2003年
3 张琼;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N];光明日报;2005年
4 许先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汤一介(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寻求全球伦理的构想[N];中国艺术报;2000年
6 秦晓波;儒家伦理思想与公民道德建设[N];人民日报;2004年
7 董克勤 储星;当代环境伦理思想浅议[N];河北经济日报;2003年
8 雷毅;生态伦理学:一种新的道德启蒙[N];科技日报;2001年
9 唐凯麟;读《制度伦理研究》[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李义天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正义之争与马克思的道德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D];清华大学;2004年
2 唐建文;周恩来外交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yN;苏轼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石峰岗;曾国藩人才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文波;王安石伦理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陈剑旄;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姜红;荀况与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之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夏忠龙;先秦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顾世群;《古兰经》伦理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明华;伊希丹金旺吉勒伦理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2 宋玖林;杨昌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林云;康有为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鹏;试论墨子实利主义伦理思想[D];山西大学;2008年
5 周朗生;戴震伦理思想管窥[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唐水桥;论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及其现实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昶;《聊斋志异》之伦理评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吴涯;中国老年伦理问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9 方群;社群主义伦理学考辩[D];苏州大学;2005年
10 杨伟波;传统家训伦理教育思想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76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76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