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美德:一种具有“多轨迹”形态的意向

发布时间:2018-06-28 19:30

  本文选题:美德伦理学 + 美德 ; 参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摘要】:作为一种特定的意向,美德的展开涵涉了意、情、知、行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轨迹"形态的特征。美德的"多轨迹"形态以自身构成要素及其作用为内在机理。但并非所有立场的伦理学理论都关注或承认美德的"多轨迹"形态,相比于美德伦理学,规则伦理学和情感主义伦理学在美德的理解问题上体现了一种较为狭窄的视域。把握美德的"多轨迹"形态,关乎我们对美德自身的完整理解和现实中美德品质的个体殊异性问题的深入认识、完全美德与自然美德间差异的厘清以及美德伦理学所具有的特定学理优势之把握,因而是当代美德伦理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
[Abstract]:As a specific intention, the spread of virtue involves meaning, emotion, knowledge, behavior and so on,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locus" form. The "multi-locus" form of virtue takes its own elements and its function as its internal mechanism. However, not all ethical theories from different standpoints pay attention to or acknowledge the "multi-locus" form of virtue. Compared with virtue ethics, regular ethics and emotionalism ethics embody a narrower horizon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virtue. To grasp the "multi-track" form of virtue is relate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virtue itself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virtue quality in reality. To clarif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mplete virtue and natural virtue and to grasp the special theoretical advantages of virtue ethics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virtue ethics.
【作者单位】: 安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德的实在性研究”(12XZX017)
【分类号】:B82-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雯;;姓名的伦理意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辛晓明;;伦理道德的他律性与图像叙事的自由[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3 张钦;史纪合;;美德伦理学的实践处境论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杨永利;;《论语》之“学”:作为一种可能的道德生活[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5 辛晓明;;伦理道德的他律性与图像叙事的自由[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黄璇;;“好人”与“好公民”:一个政治伦理难题的亚里士多德解[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7 何菁;;工程伦理“善-应当”逻辑结构的道德哲学阐释[J];伦理学研究;2014年02期

8 黄济鳌;;德性伦理学的情感主义路径——休谟伦理学析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9 夏明月;;美德伦理的规范性来源[J];哲学动态;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永刚;美德伦理学:作为一种道德类型的独立性[D];中南大学;2010年

2 黎良华;美德的统一性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王超;缺德的消解与超越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聪;论当代自由主义权利观的理论嬗变[D];吉林大学;2014年

5 王霞;当代中国民间道德力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致丞;耻的道德意蕴[D];复旦大学;2012年

7 丁轶;共同体、身份认同与归属[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舒雅;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哈金的《等待》[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2 仇静;传统与现代的交织[D];南通大学;2010年

3 魏亚东;节制美德的伦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蓉芬;德性伦理视域下的教育惩戒[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婧琳;西方自然观视域下的“诚信”伦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6 侯超;伽桑狄三重契约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7 陆模兴;情境主义视域下的儒家美德伦理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刘丽;从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角度看《周易》与孔子的联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慧清;植入式广告的道德责任边界逾越原因及其规范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世友;;美德的本质及美德伦理学的学科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2 郭媛;;美德伦理的现代出路[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曹小明;蔡琼;;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调和式”的整合[J];法制与社会;2008年09期

4 万俊人;;重建美德伦理如何可能——序秦越存博士新著《追寻美德之路》[J];伦理学研究;2008年04期

5 赵永刚;;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国内研究近况[J];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赵永刚;;国内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研究近况[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1期

7 李义天;;规则伦理的宗教痕迹与美德伦理学[J];现代哲学;2009年02期

8 张国立;赵永刚;;论三种美德伦理学观[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9 万俊人;;美德伦理如何复兴?[J];求是学刊;2011年01期

10 李义天;;美德伦理与实践之真[J];伦理学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靳凤林;;古希腊城邦自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与美德伦理[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李义天;;美德伦理与实践之真——从实践哲学的视角看[A];实践哲学的使命——首届“汉语学界实践哲学论坛”发言文稿[C];2011年

3 王云萍;;公共行政伦理的规范性基础与儒家美德伦理[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玮;;亚里士多德与当代美德伦理学[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余莉;美德伦理[N];学习时报;2004年

2 黄勇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库兹城大学;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两个两难(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黄勇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库兹城大学;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两个两难(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南京师范大学 陈真;美德伦理学的现状与趋势[N];光明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纯一;儒道思想对美德伦理学能有所贡献[N];文汇报;2012年

6 李兰芬;美德伦理:大学教育的人格取向[N];苏州日报;2005年

7 李兰芬 马唯杰;美德伦理: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N];光明日报;2005年

8 朱渝;西方美德伦理学的复兴[N];甘肃日报;2004年

9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 万俊人;也说家教家风[N];光明日报;2014年

10 聂恒峰;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中庸”和“资本”[N];黄山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永刚;美德伦理学:作为一种道德类型的独立性[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晓颖;先秦与古希腊美德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陆模兴;情境主义视域下的儒家美德伦理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何志昌;亚当·斯密的“德性”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习卡琳;美德与规范—赫斯特豪斯规范美德伦理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79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79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