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克隆人的本质及其伦理学再思考

发布时间:2018-06-29 21:12

  本文选题:克隆 + 克隆人 ; 参考:《理论与改革》2013年06期


【摘要】:十几年来有关克隆人及其克隆人的伦理学争议中存在一个难点,一个误区。一个一直困扰学术界的难点就是克隆人的家庭地位难以界定;一个误区就是克隆人并非纯粹克隆意思上的克隆人。本文从分子生物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家庭成员关系的分子生物学和伦理学基础,提出了人类家庭成员关系界定的三项标准,它们是:分子生物学标准;目的标准;过程标准。并据此指出了克隆人的家庭定位的解决方法。其次根据人类现有科技水平的实际,分析了克隆人的非纯粹性。从哲学层面破析了克隆人公民权益中的惟一性和独特性的实质。
[Abstract]: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re is a difficulty and a misunderstanding in the ethics controversy about human cloning and human cloning.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academic circles is that the family status of human cloning is difficult to define, and a misunderstanding is that cloning human beings is not a pure cloning of human beings. In this paper, the molecular biology and ethical basis of family members are analyz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ethics, and three criteria for defining human family membership are put forward, which are: molecular biological standard, objective standard, and objective standard. Process standards.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solution to the family location of cloned human beings.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the exis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the non-purity of cloned human beings is analyzed. The uniqueness and uniqueness of the civi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loned human beings are analyzed from the philosophical level.
【作者单位】: 盐城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中央财政专项“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建设”(2011003)资助;项目负责人唐伯平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3332007)资助;项目负责人唐伯平 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学”学科(2011C10)经费资助,项目负责人唐伯平
【分类号】:B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高辉;;克隆人问题引发的伦理困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汤卓;;浅论克隆人引发的伦理问题[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陈洪,余霞,胡光荣,冯军强;关于克隆人的伦理学新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年04期

4 邱仁宗;克隆技术及其伦理学含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宏刚;;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始源性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毓章;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吴大庆;;“以人为本”的哲学旨归[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8期

4 张富文;;试论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产生[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董学文;“文学理论学”构建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贾安林;藏缅语族圈舞文化初探[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7 李志红;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张家军;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9 张家军;;扎根理论之于课程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10 朱丽华;徐锋;;克隆技术中的分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建会;;关于克隆人的哲学思考[A];全国第四届生物学哲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5年

2 黄树光;周青鹏;;论马克思的自然科学观[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金东英;李志平;;关于克隆概念演变的历史分析[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洁;;论文化与人类发展和音乐教育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张慧英;席菁;;论少数民族文化工程的认知[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6 肖安宝;;资源创造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A];中国首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4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郭海霞;论身体资本与身体教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李颖;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宏星;低碳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平;压抑与超越:高校管理异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淑芳;高清海人学理论探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4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薛红亮;和谐社会人的发展的主体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吴海云;当代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文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7 孙艺铭;虚拟实践观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创新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吴建玲;大学文化对大学人发展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9 牟曦东;马克思对人本质界定的视野与维度[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姜健;我国研究生信息素养问题剖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仁宗;人的克隆:支持和反对的论证[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贺善侃;;对高科技发展的伦理考察[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02期

3 沈铭贤;;科技伦理与两种文化[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11期

4 尤根·米特斯特拉斯;张立立;;新生物学对伦理学的影响[J];求是学刊;2008年03期

5 陆树程;朱晨静;;敬畏生命与生命价值观[J];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6 韩大元;;论克隆人技术的宪法界限[J];学习与探索;2008年02期

7 杨通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伦理学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J];伦理学研究;2008年04期

8 邱仁宗;克隆技术及其伦理学含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06期

9 甘绍平;克隆人:不可逾越的伦理禁区[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10 樊浩;;基因技术的道德哲学革命[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真;;克隆人及其伦理学讨论综述[J];高校社科信息;1998年06期

2 朱健榕,赵南元,卢风,朱斌,殷登祥,宋大康,陈育讯;现代科学与伦理座谈会实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1年03期

3 陈裕发;关于克隆人的伦理学思考[J];深圳特区科技;1997年03期

4 魏宏;关于克隆人试验与伦理学的三原则[J];伦理学研究;2003年03期

5 魏宏;关于克隆人试验与伦理学的三原则[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邱仁宗;克隆技术及其伦理学含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06期

7 郭春燕,郭青枝;人类克隆的伦理学争论[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刘耀光;对发展克隆技术的伦理学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9 ;科学与伦理并非简单地你进我退[J];新闻周刊;2003年01期

10 漆仲明;传统伦理对克隆人说“不”[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云;董晓静;胡丽娜;;辅助生殖技术(ART)对伦理学的挑战[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2 舒远招;;西方进化伦理学的哲学收获和界限[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孙海霞;童谨;;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新进展——市伦理学会等承办全国经济伦理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许丽萍;;对列维纳斯他者伦理学的几点思考[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史劲松;;关于合成生物学伦理学的认识[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0: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与生物安全[C];2010年

6 孙庆斌;;勒维纳斯与他者伦理学[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7 李光耀;;伦理学是修身学[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刘德培;梁植权;;基因治疗与伦理学[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9 戴茂堂;;伦理学何以可能?——一个人性论视角[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江畅;;应当重视伦理学教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小华;话说伦理学转型[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2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庞立生;伦理学如何转向生活世界[N];光明日报;2010年

3 廖志诚邋陈思敏;省伦理学会在榕成立[N];福建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何自英;克隆人:伦理灾难[N];科技日报;2001年

5 [英]尚塔尔·墨菲/著 尹树广/译;民主的伦理学[N];社会科学报;2004年

6 李连科;伦理学与经济学的互补[N];人民日报;2001年

7 甘绍平;当代西方伦理学若干前沿问题[N];学习时报;2002年

8 龚群;当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N];学习时报;2001年

9 马进;伦理学基本问题商榷[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杨通进;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卫东;亚当·斯密的伦理学[D];浙江大学;2004年

2 辛慧丽;马克思伦理思想的本质与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滕琪;以位格为中心的塑造[D];浙江大学;2005年

4 彭勇;列维纳斯的他异性美(伦理)学[D];厦门大学;2009年

5 周治华;伦理学视阈中的尊重[D];复旦大学;2007年

6 谢金林;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卢德之;经济伦理研究的一个契入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志强;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9 陈绪新;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郑根成;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国斌;克隆人技术自由权利的伦理学审读[D];东南大学;2004年

2 顾平;伦理学视野中的语言伤害问题及对策[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彭建河;梁启超《新民说》伦理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叶素红;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李嵩;现代医学高技术的伦理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6 谭铁军;禁止克隆人的伦理根据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颖;“克隆人”技术的合理性与社会干预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王盼;河流自然生命的概念及其意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任s,

本文编号:2083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83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a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