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康德与孟子的道德教化观之比较及其人文价值

发布时间:2018-08-22 13:48
【摘要】:道德始终是人们关注的对象,道德教化一直是东西方思想家不断探究的主题。康德伦理思想注意到了人生、人的理性的双层追求,力图将它们统一于整个先验哲学之中。孟子在继承和发扬西周以来礼制原则和孔子道德思想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道德教化思想,从而奠定了儒家两千多年来道德教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将康德和孟子的道德教化观进行比较,可以辨异同,鉴古今,对当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Abstract]:Morality is always the object that people pay close attention to, and moral education is always the them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thinkers. Kant paid attention to the double pursuit of human rationality and tried to unify them into the whole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principles of etiquette and Confucius' moral thought since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Mencius put forward the thought of moral education systematically, thus laying a foundation for the basic content of Confucianism's thought of moral education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By comparing Kant's and Mencius' views of moral education, we can distinguish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distinguish the ancient and modern, and have reference value for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分类号】:B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振香;孟子理想人格观浅析[J];嘉应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孙显元;;“向钱看”的经济正当性与道德正当性[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郑笠;;剥离与消解系统中成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到“庄子”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赵红;郭淑新;王义芳;;高校知识女性的道德困惑及道德自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王习胜;;关于道德悖论属性的思考——从逻辑的观点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王习胜;;道德悖论的消解路向——基于逻辑解悖角度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季丹丹;郝乐祥;;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3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徐卫红;;从康德的角度看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杨丽然;;人的尊严释义[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温克勤;;说“敬畏”[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8 谢维楚;;试论科学发展观关于人的主体性的思想[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9 刘强;;超越实践美学在生命美学基础上开拓发展[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伟忠;高校腐败行为与廉政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志英;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砚;感性与理性之浮沉[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于云云;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制度防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王先林;自由与秩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庆平;论池田大作的和谐道德教育思想[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菊凤;以人为本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燕华;詹世友;;存养扩充:孟子道德教化思想之理路[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詹世友;;先秦儒家道德教化的不同范型之分析[J];哲学研究;2008年02期

3 互惠河;人生自由和道德的自律:康德人论诠旨──兼与儒家道德的特点和“乐感精神”比较[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4 文碧芳,丁为祥;关于儒家伦理与我们观点的再澄清[J];中国哲学史;2005年01期

5 杨泽波;牟宗三道德自律学说的困难及其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6 杨泽波;仁性伦理与理性伦理的分野[J];中州学刊;1993年03期

7 程惠莲;康德伦理美学的主体思想[J];道德与文明;1994年06期

8 吕耀怀;两种自律观的歧异[J];道德与文明;1996年03期

9 何怀宏;现代伦理学:在康德与卢梭之间[J];道德与文明;2005年01期

10 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详解[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怀宏;;现代伦理学:在康德与卢梭之间[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崔梅;;孟子伦理思想与卢梭伦理思想的相同点[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4 徐卫红;;从康德的角度看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戴兆国;;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起源和理论转向[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6 吕健;赵伟;;孟子道德自律思想及其现代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7 廖申白;;知“道”的良知——对孟子良知论的一种阐释[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燕婴;;孟子“仁”论的两面性与终极旨归[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9 邹顺康;;孔子、孟子道德修养思想之比较[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10 高剑平;;追问技术与伦理[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阮航;孟子的道德教化思想及其现代价值[N];光明日报;2003年

2 南京艺术学院 丁泗;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刍议[N];光明日报;2006年

3 哲学所 谢地坤;康德与新康德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谢地坤;康德与新康德主义[N];人民政协报;2004年

5 郭大为;永久和平[N];人民政协报;2004年

6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理室主任、研究员 胡水君;权利需要道德根基吗[N];解放日报;2011年

7 陈新汉;谈良心[N];光明日报;2001年

8 黄新庭;和谐文化与道德教化[N];学习时报;2007年

9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董毅然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刘清平:;信奉儒家思想更易滋生腐败?[N];北京科技报;2004年

10 何光泸;打赌?道德?[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宏;伪善论[D];中南大学;2012年

2 周双丽;美是道德善的象征[D];复旦大学;2009年

3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陶悦;道德形而上学[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丁乃顺;阿多诺道德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会永;康德的道德信仰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李建国;教化与超越:中国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嬗变[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沈国琴;道德与幸福[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黎良华;美德的统一性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文琪;理性或情感:道德哲学的两个向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孟子荀子德育思想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徐会兰;道德教育的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亚军;孟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徐斯雄;“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赵楠楠;在人性展开中解读孟子的“义利之辨”[D];辽宁大学;2006年

7 隋洪波;道德原则的当代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乔永平;孟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山东大学;2008年

9 王福玲;康德论实践自由[D];西南大学;2009年

10 代训锋;论康德的道德情感[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97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197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7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