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荀子“思慕”论——兼与关爱伦理思想比较

发布时间:2018-08-26 15:22
【摘要】:荀子坚持思慕死者的重要性。当代伦理学家对于思慕的态度各有不同。有人悲观地认为遵循事死之礼可能会造成对人自身的某种疏离,而有人则认为对死者的思慕本身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认同。本文则从当代关爱伦理学的角度,试图对以上两点做出回应。从自然性、必要性和层级性特点出发,提出思慕与关爱思想的比较不仅可以赋予荀子思慕思想以当代伦理意义,还可以为当今关爱伦理学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Abstract]:Xunzi insisted on the importance of thinking of the dead. Contemporary ethicists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admiration. Some people think that obeying the rites of death may lead to some alienation of human beings, while others think that the admiration of the dead is more a kind of self-identity. This paper tries to respond to the above two points from the angle of contemporary caring ethic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e, necessity and hierarch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mparison of thought and love can not only endow Xunzi with contemporary eth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ring ethics.
【作者单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分类号】:B82-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丁四新;略论郭店楚简《五行》思想[J];孔子研究;2000年03期

2 蔡树才;;荀子对思孟“五行”说批判的再认识[J];周易研究;2010年05期

3 向世陵;;兼爱、博爱、一气与一理[J];中国哲学史;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宝刚;;郭店《老子》“绝巧弃利”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江瀚;;孔子诗学理论二元性刍议[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雷黎明;;楚简古典籍字用研究略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崔海东;;栖居自然如何可能——《老子》哲学的存在论解读[J];船山学刊;2010年04期

5 吕耀怀;;“慎”的两个维度[J];道德与文明;2006年03期

6 杨志贤;;战国秦汉出土简帛的词典学价值[J];东南学术;2009年03期

7 曾振宇;;先秦儒家天论不存在从“宗教之天”向“哲学之天”过渡的哲学进程[J];东岳论丛;2009年01期

8 曾振宇;;论孔墨之相通[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9 张敏;申荷永;;当今《诗经》研究之困境与心理学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10 谢明文;;金文札记二则[J];古汉语研究;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志贤;;战国秦汉出土简帛的词典学价值[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邱德修;;郭简《忠信之道》“■喽”新证[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3 史P憹l;;从郭店和上博简《缁衣》的几条简文谈今本《缁衣》的形成[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九、十合辑)[C];2012年

4 王启发;;罗汝芳对儒家经典的理会及其思想史意义——以其泛论《四书》、《五经》和专论《语》、《孟》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二辑)——明代国家与社会研究专辑[C];2014年

5 邓志伟;;孟子的同心观[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6 付灄;;浅谈道教与唐代士大夫科举入仕的关系[A];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九卷)[C];2014年

7 凌友诗;;从闽派理学看精神文明建设——以胡宏与朱熹的学说为例[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一卷][C];2011年

8 朱光磊;;佛教慈善精神的两层构架与圆善旨向[A];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9)[C];2009年

9 焦振廉;;论出土秦汉医书与早期文献整理[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四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窦竹君;;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思考[A];第四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存明;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婷婷;汉代情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蔡树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邹辉杰;试论曾子学派的“孝”[D];复旦大学;2011年

9 徐桂秋;孟子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刘衍军;诗可以群[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盼盼;早期儒家政治哲学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成倩;郭店楚简与《诗》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韩蒹葭;先秦时期“势”观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刘嘉珍;让孝文化回归养老本位[D];河南大学;2011年

5 王俊杰;春秋时期楚国邦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广川;孔子“直”性思想探赜[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陆从兰;出土先秦文献中的“也”“只”及相关字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王颖;从郭店楚简看中国写意之“意”[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9 鞠龙克;荀子天人观的伦理意蕴[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觉非;楚简在服装设计中的解构运用[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信芳;简帛《五行》述略[J];江汉考古;2001年01期

2 李景林;中西文化研究系列之三──思孟五行说与思孟学派[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3 李锐;仁义礼智圣五行的思想渊源[J];齐鲁学刊;2005年06期

4 庞朴;;试析仁义内外之辨[J];文史哲;2006年05期

5 李学勤;;帛书《五行》与《尚书·洪范》[J];学术月刊;1986年11期

6 梁涛;荀子对思孟“五行”说的批判[J];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2期

7 廖名春;思孟五行说新解[J];哲学研究;1994年11期

8 梁涛;郭店竹简“■”字与孔子仁学[J];哲学研究;2005年05期

9 白奚;“仁”字古文考辩[J];中国哲学史;2000年03期

10 王中江;;“身心合一”之“仁”与儒家德性伦理──郭店竹简“(身心)”字及儒家仁爱的构成[J];中国哲学史;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2205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05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9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