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刚经》看大乘佛教的生态伦理观
[Abstract]:Mahayana Buddhism has many theories that can be used to deal with the ecological crisi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Judging from the early Mahayana Classics, the ecological ethics of Mahayana Buddhism mainly include: Xing Kong, the holistic view of harmony and symbiosi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values of equality of the Dharma, transcending anthropocentrism; and merciful and happy giving. Respect and love the life view of life, the pure land of hear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soul, etc. Carrying forward thes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ethic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
【基金】:陕西省社科界2014年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资助项目“《金刚经》解经史研究”(2014Z123) 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佛教本土化与中国伦理思想的变迁研究”(Q1109)
【分类号】:B948;B82-0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韬晦;;佛教的现代智慧[J];法音;1987年04期
2 ;不为自己求安乐 但愿众生得离苦[J];青岛画报;2009年02期
3 张文良;;佛塔崇拜与大乘佛教的起源——以下田正弘的学说为中心[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石世梁;;金刚乘佛教流传中的几点质疑[J];西藏研究;1990年03期
5 包平安;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J];佛教文化;1992年03期
6 朴永光;;佛教对朝鲜族乐舞文化的影响[J];民族艺术;1993年02期
7 韩f;异彩缤纷的贵州佛教——喜读王路平先生《贵州佛教史》[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李利安;;构建和谐社会:佛教的理论资源与实践借鉴[J];法音;2007年04期
9 徐_";;西田哲学的核心概念及其禅学意涵[J];世界哲学;2007年05期
10 李利安;;大乘佛教的悲智精神[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元春;;大乘佛教道德的现代价值[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贾东桥;;佛教解脱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3 姚卫群;;奥义书与大乘佛教中相关思想比较[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姜涛;;略论早期(二-四世纪)的龟兹佛教[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蔡明田;;佛教的生死观[A];佛教生死哲学与生命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6 刘松柏;;龟兹k芈谀欠鹪煜裼氪蟪朔鸾蘙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7 郑梦星;;还我如来真面目——对清水祖师与清水岩是佛是道的辨识[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8 武邑尚邦;顺真;;印度大乘唯识宗“七因明”学说的逻辑特征[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方立天;;佛教文化发展样式:传承与创新(论纲)[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10 张和增;;“心持半偈瞿秋白”——论瞿秋白与佛文化的关系[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艳;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N];中国民族报;2003年
2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留学生 乔氏云英;越南佛教的多元文化[N];中国民族报;2008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张明禄 夏德美;食素和尚 酒肉和尚为何同时存在[N];北京科技报;2005年
4 蒋劲松(清华大学副教授);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佛性[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5 王辉;我国首届佛教外语交流会在沪召开[N];中国民族报;2008年
6 温金玉;中国佛教信仰结构解析[N];中国民族报;2006年
7 赵家治;释迦牟尼·佛教·中国佛教[N];协商新报;2006年
8 本版编辑 温金玉 杨曾文 释理净 释济民 释悲寂 方林泉 戎雪海 释怡藏;佛学泰斗 改革先驱[N];中国民族报;2007年
9 李小艳;说佛[N];中国民族报;2003年
10 保健时报记者 李莹;素斋健康益延年[N];保健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峰;入传、对话与突破[D];西北大学;2013年
2 吴可为;华严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哈磊;四念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刘元琪;净影慧远《大乘义章》佛学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00年
5 李大伟;佛音缭绕的六朝文学[D];山东大学;2009年
6 尹邦志;实相之门——《大智度论》禅观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王晓帆;中国西南边境及相关地区南传上座部佛塔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孔祥玲;“菩萨唯识观行”的研究——以《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为范围[D];四川大学;2004年
9 段晶晶;藏传佛教圣迹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10 王克琬;大圆满龙钦心滴前行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加央旦增;大乘佛教修心的人文价值探索[D];西藏大学;2011年
2 谭舒;孟子与大乘佛教善恶观之比较[D];南昌大学;2012年
3 范文丽;《大乘成业论》之“业”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王欣;佛教的出世思想及其社会影响[D];山西大学;2012年
5 李锋;《妙法勵冿}摗穯[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龚敏律;重造经典的理想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扎西卓玛;论藏传佛教文化中的观音信仰[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李伟峰;新疆古代佛教由盛转衰的原因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9 阿拉坦格日乐;《百智慧论》及其蒙译本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王莉;《大乘庄严经论》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30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30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