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从德福关系看当代中国道德问题的症结及消解

发布时间:2018-09-08 09:31
【摘要】:在理性思辨领域,无论亚里士多德、康德还是黑格尔都认为道德与幸福是统一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在当前中国社会,道德与幸福的关系出现悖论。人们在追求幸福的同时却以道德滑坡为代价。以"理性经济人"的公设出发,从德福关系视角探讨道德危机的症结发现:道德行为所"得"偏低、道德行为风险成本支出扩大、道德行为的支出与收益间渠道不畅通造成了道德危机出现。为此,需要通过优化制度环境、完善信任机制、增加道德"收益"、减少道德"成本",使现实中德福关系尽可能趋于一致,进而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平。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rational speculation, whether Aristotle, Kant or Hegel, moral and happiness are unified. But in real life,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Chinese soci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happiness is paradoxical. People pursue happiness at the expense of moral decline. Starting from the public hypothesis of "rational economic ma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rux of moral cri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and welfare. It is found that the moral behavior "gains" on the low side, and the cost of moral behavior risks increases. There is a moral crisis caused by the lack of channels between the expenditure and income of moral behavior.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perfect the trust mechanism, increase the moral "benefit" and reduce the moral "cost" so as to mak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welfare in reality as consistent as possible, and then improve the moral level of the people.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转型中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研究——以改革开放前沿广东的实践为切入点”(12&ZD00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薇;论我国企业的商业伦理建设[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王天旺;;诚信体系的层次解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饶涛,卢亮;制度·制度伦理·伦理制度化[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陈惠雄;经济制度与道德规范:起源、效用差异及其互补性[J];财经论丛;2002年02期

5 丁大同;论道德秩序[J];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06期

6 李仁武;论道德建设的制度伦理环境[J];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7 何俊峻;试论市场经济与道德对立统一的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姚剑文;市场经济的“道德悖论”与道德供给机制分析[J];求实;2004年02期

9 林兴发;试论权力的道德制约[J];理论月刊;2004年04期

10 党永强;论“经济人”理论的扩展及其道德后果[J];学术研究;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政;;中西式品德发生作用之比较[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崔宜明;;未完成的中国现代伦理学[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刘蕾;李蓉;;急诊护士防范医疗纠纷的社会伦理措施[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杨昌铎;;试论侗族传统美德是儒家孝道民族化之产物[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小锡 本报记者 李扬;重视“道德应对”[N];新华日报;2002年

2 朱庆;建设当代中国道德方略[N];光明日报;2001年

3 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道德问题的社会学分析[N];北京日报;2001年

4 原野;道德的含义[N];法制日报;2000年

5 沙川;世俗人文主义与道德底线[N];中国保险报;2002年

6 陈先达;革命的道德和道德的革命[N];光明日报;2000年

7 王南林;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N];光明日报;2002年

8 王泽应 龚天平;当代中国伦理道德研究[N];光明日报;2002年

9 上海交通大学 胡海鸥 教授;道德行为有很强的效用[N];上海金融报;2002年

10 王为民;道德现状评价的标准与方法[N];社会科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卢德之;经济伦理研究的一个契入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咏莉;贫困、道德与焦虑[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巩固;环境伦理学的法学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陈泽亚;“经济人”与经济制度正义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锐;当前中国经济领域的诚信缺失及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文文;隋唐时期女性伦理略论[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陈晓斌;道德与法律互化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贺彬侠;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和道德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5年

5 梁亮;先秦儒家德治教育思想体系论要[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杜莹莹;网络语言的价值分析与伦理建设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7 虞萍;中西方生命道德教育比较[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陈晨捷;先秦诸子“德”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谢永行;伦理道德力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琦;制度—功利与道义之间的张力[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30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30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0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