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大地伦理”与“大地美德”的合题——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学述评

发布时间:2018-09-19 10:48
【摘要】: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学从整体上看,是从自然价值本体论的角度展开理论路向的,因此从客观性的角度超越式地继承了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说。但罗尔斯顿强调,我们在肯定自然价值的同时,也应看到,这种存在有赖于人类的感知与评价。由于人类是文化的动物,因此他是通过文化实践而认知并体验自然的,据此确定了人类具有最高的生态权利与生态义务,并依据文化的尺度实行生态伦理。这就在事实上建构了人类主体性的"大地美德"。在这个意义上,罗尔斯顿学说的本质是"大地伦理"与"大地美德"的合题。
[Abstract]:Rolston's ecological ethics from the overall point of view,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 value ontology to carry out the theoretical direction, s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bjectivity transcendently inherited Leopold's "earth ethics" theory. But Rolston stressed that while we affirm the value of nature, we should also see that this existence depends on human perception and evaluation. As human beings are animals of culture, they recognize and experience nature through cultural practice, which determines that human beings have the highest ecologica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d carries out ecological ethics according to the scale of culture. This actually constructs the "earth virtue" of human subjectivity. In this sense, the essence of Rolston's theory is the combination of "earth ethics" and "earth virtue".
【作者单位】: 浙江行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11BKS006)
【分类号】:B82-0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万俊人;;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以麦金太尔的美德理论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5期

2 李德顺;“价值”与“人的价值”辨析──兼论两种不同的价值思维方式[J];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金;休谟问题及休谟的解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姜智红;;休谟怀疑主义述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蒋毓舒;吴永辉;张仁玲;;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易小芳;李名家;肖尚桃;;节约型高校后勤建设中的校园文化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9 陶富源;物质概念三种涵义的区别及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业进;莫志宏;;论社会科学的事实[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3 曾建平;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杨通进;;人对动物负有何种道德义务[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凌斌;;经济运行的法律影响:科斯框架的一个理论澄清[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李润珍;武杰;;跨学科视野下的工程伦理[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陈其荣;;唯科学主义:基本特征、合理性与局限性及其超越[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叶兰;许婷;陈f:寅;;动物的环境法律主体资格探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义松;吴国振;;论环境法学研究的当代任务[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毕宙嫔;“诗性智者”[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文静;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及对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卫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汝秋实;约翰·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宋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琳琳;“敬畏自然”观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万俊人;;现代语境中的伦理学和伦理学家[J];道德与文明;2007年04期

2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红梅;;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观的特色[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2 王瑜;;罗尔斯顿关于自然价值的哲学认知[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3 宋夏;论罗尔斯顿的“生态整体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2期

4 薛秀娟;;浅论罗尔斯顿的道德代理人及其义务理论[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5 陈也奔;;罗尔斯顿的生态价值观——一种自然主义的价值理论[J];学习与探索;2010年05期

6 王方园;;论罗尔斯顿的自然内在价值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田新元;;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及其理论困境[J];梧州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8 李秀艳;;罗尔斯顿与克里考特的荒野论争及其反思[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J.B.科利考特,雷毅;罗尔斯顿论内在价值:一种解构[J];哲学译丛;1999年02期

10 吕军利;;体验生态 发现文化——罗尔斯顿的《哲学走向荒野》生态体验解析[J];名作欣赏;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方圆;;罗尔斯顿的荒野价值[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张勇昌;陈月新;赖伟忠;周淑珍;;医院感染皮氏罗尔斯顿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重读绿色经典——“哲学走向荒野”[N];中国环境报;2002年

2 刘耳;来自荒野的智慧[N];科技日报;2001年

3 本报驻南斯拉夫记者 谢戎彬;“收获”行动艰难起步[N];人民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艳芹;罗尔斯顿自然体验的分析与扩展[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2 轩玉荣;论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D];河南大学;2006年

3 许诺;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伦理思想述评[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戴梅;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实践思想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5 汪琳琳;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6 郭辉;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7 邵博;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熊鹏;罗尔斯顿生态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9 于天宇;罗尔斯顿生态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宋益冬;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49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49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0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