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良知说的思想本源
[Abstract]:The ecological conscience proposed by Aldo Leopold is the spiritual foundation of the subject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However, he did not strictly define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onscience out of his preference for ecological narration.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e origin of ecological conscience can be found. The former originates from the Confucian classics Mencius, which is not only the source of Chinese conscience, but also contains rich ecological thoughts. In the latter case, Hegel and Heidegger's exposition is the most profound. On the one hand, Hegel highlight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heories of conscience, which opens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science's existentialism; on the other hand, Hegel's philosophy has no lack of ecological implication. Heidegger's though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environmental ethics. On this basis,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conscience is expected to be built in depth.
【作者单位】: 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SC14XK17)
【分类号】:B82-0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聘;论环境伦理构建的科学依据及基本原则[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李培超,周俊武;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的理论渊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3 杨通进;非典、动物保护与环境伦理[J];求是学刊;2003年05期
4 张宏亮,夏锋;西部开发中环境伦理观念的转变与可持续发展[J];社科纵横;2003年02期
5 易明;环境伦理的起源[J];森林与人类;2003年07期
6 王建林,杨涛,衣学慧;环境伦理的困境与出路[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刘啸霆;未来价值与环境伦理——关于环境伦理未来学基础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田海平;环境伦理与21世纪人类文明[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孙润秀,刘金龙;浅谈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J];前沿;2004年09期
10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伦理问题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谋昌;;生态文明时代的环境伦理[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2 安红卫;;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重构环境伦理的启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赵峰;;自然契约——走向自觉的环境伦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张建福;姬敬山;;环境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周辉;曾文忠;李叶欣;;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学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余谋昌;;传播环境伦理,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曾建平;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张锋;;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的一个法学视角[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10 韩孝栋;;可持续发展伦理观[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庄穆;实践环境伦理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N];福建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罗晖 陈磊 游雪晴;希望环境伦理成为治疗“环境顽疾”新药[N];科技日报;2006年
3 陈磊 罗晖 游雪晴;环境伦理应由书斋走向社会[N];科技日报;2006年
4 穆土;构建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理论框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庄穆;环境伦理: 一个全新的伦理课题庄穆[N];福建日报;2005年
6 余谋昌;环境伦理在科教领域的实践[N];福建日报;2005年
7 吴兴南;环境伦理: 绿色生活的坐标[N];福建日报;2005年
8 卢风;环境伦理的证立[N];学习时报;2003年
9 田海平;从环境伦理争论中能开出哲学转变吗?[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杨通进;环境伦理在争论中走向深入[N];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盛国军;环境伦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程平;马克思恩格斯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安徽大学;2012年
3 张锋;自然的权利[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王妍;环境伦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伦理支点[D];吉林大学;2008年
5 田宪臣;协商、适应、行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天晓;自然价值的重估与诗意的栖居[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57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5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