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诺“异在性”音乐观的伦理意蕴
[Abstract]:"heterogeneity" is the core evaluation of the social value and artistic value of western modern music made by the famous music sociologist Adorno in the 20 ~ (th) century. It takes music as the "aesthetic document" of social reality as its starting point and soul, and combines the deep negative moral philosophy thinking mode with the specific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musical works. Using the musical structure of "non-tonality" to truly express the value order of alienation society's anomie, the ethical conflict and the spiritual suffering of modern people, Taking the "freedom" obtained by the musical techniques beyond the traditional fixed norms as the necessary element of the eternal value of music, and denouncing the fetishistic and pseudo-individualiz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ercialized popular music, Trying to construct a truly human "non-identity" music creation and aesthetic model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B82-0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罗常军;;论艺术教育的四重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2 鲁路;;阿多诺非同一性观念对统治的批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2期
3 方德生;;阿多诺对马克斯·韦伯音乐社会学的翻转[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4 Thorsten Benkel;成沁;;毫无保留服从预期和思想的艺术作品阿多诺与美学的矛盾[J];现代哲学;2009年01期
5 张一兵;物化、异化及其观念反抗——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解读[J];哲学研究;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静静;;论阿多诺对审美愉悦感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张静静;;人类苦难与艺术困境——论阿多诺的“奥斯威辛”命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师卫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启示[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4 戴兆国;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陈育德;画形于无象 造响于无声——论音乐与绘画之通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戴兆国;德性的可理解性与理解的道德性——伽达默尔诠释学的伦理意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李长成;;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批判的理论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张娟;;弱势行动集团主导下的政制创新——辛亥革命的历史制度主义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张早林;;个人日常社会行为:韦伯社会理论的逻辑起点[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赵玉丽;;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玮;;以大众的名义——当前大众传媒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许瑞芳;;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透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吴晓明;;现代性批判与“启蒙的辩证法”[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刘洪岩;马宇歌;;找骂:走进“范跑跑”——网络社区作为公共领域的可能性探讨[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5 钱洪伟;薛向欣;陈红兵;;论环境治理的源头控制策略——产品设计生态化[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6 何怀远;;“生产主义批判”的历史和逻辑[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7 刘怀玉;;从Praxis到Poiesis——论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哲学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生存本体论理解[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8 史修永;;从焦虑体验的角度看表现主义的审美意蕴[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陈诚;;30年来文学本体论研究的进展与问题[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10 乔国强;;用异端向正统挑战的阿多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良伟;论中国书法与山水画艺术的同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湃;色彩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耿鑫瑶;用情勾画灵魂的表现艺术[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晶;具象绘画的抽象意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威;场域视角下的抽象绘画与具象绘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欣妍;论中国民间美术对现代版画创作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苗红润;融合抽象画特质的版画创作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翟晓燕;马克思正义观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叶朗;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传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顾秉林;促进人文、艺术、科学教育的融合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3 滕守尧;论生态式艺术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邹华;;艺术教育的历史经验[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5 郭声健;殷瑛;;廓清艺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杨芬;;热议中国当代艺术教育问题——记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艺术教育分场[J];文艺争鸣;2010年2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晖晖;李庆;;试论墨儒音乐观分歧的实质[J];成功(教育);2010年03期
2 卢新予;;中西“音乐观”的历史轨迹[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郭小橹;我的两种电影音乐观[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4 张玉龙;我的音乐观[J];音乐天地;1995年05期
5 戈丽珠;“天乐”——先秦时代的自然音乐观[J];淮阴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6 李奇波;;古希腊的科学音乐观[J];青年文学家;2009年20期
7 杨晓青;荀子的音乐观浅述[J];管子学刊;2001年02期
8 柳华方;诸子百家音乐观评说[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张慧;;从管仲言行中窥测其音乐观[J];管子学刊;2007年02期
10 刘颜玲;霍惠玲;;从“音”“声”之辨看《老子》音乐观[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娟;;先秦音乐思想中的自然观[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秦芹;数与西方音乐观的建构——从古希腊到中世纪[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袁建军;20世纪新儒家的音乐观[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3 黄俣;论中国古代“乐学”及“乐感文化”的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66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668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