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域中的“伦理冲动”与生态文明
[Abstract]:The world of rationalism constructed by modernity makes modern people fall into the trap of calculation and craftsmanship, and the lack of the ability to practice "impulse" and "moral intuition" makes ethics and morality remain in the realm of speculative reason for a long time. Lack of internal motivation to move towards life.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subject" with the ability of moral practice, we should give the form of "ethical impulse" with the necessary academic status,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t structure of ethical "impuls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Expounding that the emotional form of ethical impulse is the true ethical impulse-"ethics" ("unity", "substance", "spiritual feeling") and deep ethical attainments-"moral sense" ("sense of morality", "sense of respect",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sense of moral attainment"; "sense of respect";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sense of moral accomplishment"; In order to move towards ecological practice,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 to deal with the ecological dilemmas reasonably and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theory of action.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2CZX066):“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环境科学与工程”(11SJB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江苏省教育科学2011年度“十二五”规划项目“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障碍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D/2011/01/04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B82-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8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9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10 陈彬;;论WTO的“自给自足性”——从“自给自足体系”概念出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J];学术论坛;2007年06期
2 刘楠楠;张晓庆;;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3 席端平;;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J];沧桑;2008年06期
4 冯广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语言生态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5 刘根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黑龙江史志;2008年06期
6 赵霞;;刍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沧桑;2008年03期
7 金平;张听听;;生态文明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张停停;;论生态文明与先进文化[J];黑龙江史志;2008年20期
9 张玉荣;;支撑生态文明形式的哲学理念:自然决定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陈义军;;论高职生如何应对生态文明建设[J];沧桑;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艳芹;李世雁;;自然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浅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单晓娅;涂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彭光华;吴文良;刘光栋;;关于构建生态文明秩序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张继泽;;建设生态文明是长期的战略任务[A];200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于庆月;;科学发展观与天津生态文明建设[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李春才;;第四种文明的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解构与实践研究[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专辑[C];2009年
7 许振成;张修玉;胡习邦;赵晓光;;生态文明新理念[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8 韩孝成;;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建设的战略对策[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9 吴玉树;;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10 郑雄;李媛媛;陈红路;何志云;;南宁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博士 袁海军;树立生态强区理念 领跑生态文明建设[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2 张建宇;生态文明,文明的整合与超越[N];人民日报;2007年
3 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党校副教授 梁秀丽;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的新理念[N];上饶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温雅莉 苑铁军 李惠均;生态文明:是远还是近?[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5 复旦大学教授 谢遐龄;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刻不容缓[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万群;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生态文明的特色发展之路[N];贵州日报;2008年
7 林芝地区政协副主席;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N];林芝报;2008年
8 李晋国;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和谐社会[N];延边日报;2008年
9 本报特约评论员;建设生态文明关键靠行动[N];淄博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刘联邋赵婧 实习生 苏力;专家学者献计“生态文明建设”[N];珠海特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4 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张首先;生态文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刁尚东;我国特大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7 邱建辉;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与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8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魏晓双;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10 马娜;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发展[D];东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义花;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程丽;技术的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D];河南大学;2009年
3 仲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杨延松;中国共产党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宗云;中国多元参与式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房安文;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7 高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陈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伦理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宋丽萍;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高栋;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66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668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