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法理论的挑战与捍卫
[Abstract]:Since Aristotle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good law, although many scholars have tried to construct the basic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good law from three angles of essence, form and procedure. However, it is still impacted by representative theories such as positivism law and value pluralism. In order to defend the theory of good law from the height of rule of virtue, it is necessary to re-recognize the separation proposition of positivism law and the ethical character of the theory of good law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luralistic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basic propositions of the two theories.
【作者单位】: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常州大学中国法治与德治战略问题研究院、常州市地方立法研究与评估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AZX021)
【分类号】:B82-0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英姿;;论司法认同:危机与重建[J];中国法学;2016年03期
2 王淑芹;夏纪森;;道德冲突类型诱因探源[J];伦理学研究;2016年03期
3 李桂林;论良法的标准[J];法学评论;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鑫;;司法认同的形成逻辑及强化机制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7年07期
2 刘涛;;冗余和遵循先例:系统论的考察及启示[J];交大法学;2017年02期
3 张建;;以民间法为方法[J];民间法;2017年01期
4 张建;;法治秩序观与德治秩序观的比较——从社会基础、正义观及实现路径切入[J];伦理学研究;2017年03期
5 张顺;;良法理论的挑战与捍卫[J];道德与文明;2017年03期
6 柯丽萍;李志明;;马克思良法观研究[J];法制博览;2017年12期
7 卞建林;张可;;侦查权运行规律初探[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7年01期
8 羊震;;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障碍及其多维性消解——以“陪而不审”为主要研究对象[J];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01期
9 张恩典;;当代转型社会的司法公信力重建——以布迪厄“场域”理论为视角[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10 李占荣;;法治中国应树立什么样的法治观[J];中国法治文化;2016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建嵘;;机会治理:信访制度运行的困境及其根源[J];学术交流;2015年10期
2 吴英姿;马亚莉;张雪静;陈飞燕;;民事抗诉实证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3 李拥军;傅爱竹;;“规训”的司法与“被缚”的法官——对法官绩效考核制度困境与误区的深层解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4 吴英姿;;人民陪审制改革向何处去?——司法目的论视域下中国陪审制功能定位与改革前瞻[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03期
5 陈洪杰;;现代性视野下司法的信任危机及其应对[J];法商研究;2014年04期
6 吴英姿;;构建司法过程中的公共领域——以D区法院陪审制改革为样本[J];法律适用;2014年07期
7 王结发;;制度认同与政治合法性[J];行政与法;2014年05期
8 贾立政;陈阳波;魏爱云;马静;张潇爽;严俊;;拆解上访利益链[J];人民论坛;2013年22期
9 欧阳景根;;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制度性国家认同的实现机制[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10 栗峥;;乡土正义:鲁南周村的纠纷解决[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2299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9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