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弗洛姆自由思想及其对伯林的回应
[Abstract]:Fromm's distinction between "positive freedom" and "negative freedom" has important ethical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The essence of its concept of freedom is to oppose the external authorit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s essential power, to advocate the realization of real freedom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s own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conditions, and to strive for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e essence of Berlin's concept of liberty is to prevent the invasion of authority, to get rid of any form of bondage, and to embody the sacred belief in the inviolability of minimum personal freedom. Berlin criticizes Fromm's "positive Freedom" in the Theory of Freedom. He believes that "positive Freedom" will eventually lead to the reverse of freedom, leading to the loss of human freedom, and that only "negative Freedom" can ensure human freedom and rights. Fromm believes that "positive freedom" logically includes "negative freedom", and that "negative freedom"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realizing "positive freedo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realization of potential. But only positive freedom can guarantee the full realization of human freedom. This is Fromm's best response to Western liberalism such as Berlin. Fromm's "positive Freedom" is more in line with human nature, mo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trend and requirements of human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分类号】:B82-0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张洪根;网络交往行为与人的自由的哲学解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魏平玲;;《木马赢家》中保罗的自卑情结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项松林;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评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党圣元;;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J];北方论丛;2009年03期
6 王婷;;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理论探析[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7 刘小明;张晶;;流浪与孤独:柔石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王希;;比较卢卡奇、弗洛姆的异化理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4期
9 陈学明;;20世纪初西方三大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先后问世与相互角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季乃礼;弗洛姆的社会性格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3 高宏星;低碳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国如;超越他者,成为主体[D];河南大学;2011年
6 陆庆祥;苏轼休闲审美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黄雯;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琳琳;论私权及其体系化[D];吉林大学;2012年
9 隽鸿飞;发展:人之生存方式的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孙国峰;制度演进的互利原则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娜;法兰克福学派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侯圣洁;自由飞翔的灵魂[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杨柳;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及其当代人格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廖亚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信仰系统的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严雯;中国“蚁族”的困境与出路[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赵晓鹏;论信仰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修芳;社会博弈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公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英月;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燕燕;自由之痛[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姜文英;马克思自由思想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石;;意志自由和行动自由——基于人类欲求之等级结构的分析[J];世界哲学;2010年01期
2 沈晓阳;;马克思法伦理思想片论[J];道德与文明;2011年02期
3 吕春颖;;伯林两种自由概念的伦理内涵辨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3期
4 孙乐涛,陈圆桂;多神主义之下的自由人格实践[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S1期
5 陈元桂;;责任伦理与现代自由人格实践探讨[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汪丁丁;关于“自由”[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7 饶青,程肇基;道德:从必然走向自由[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8 董晓飞;;弗洛姆社会伦理思想探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9 薛涌;对自由的质疑——读弗洛姆《逃避自由》[J];w,
本文编号:2299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99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