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时代的娱乐修辞及理论逻辑——兼论娱乐研究的方法论转向
[Abstract]:Entertainment is popular not only because it conforms to human nature, but also has the potential of ideological communication. Entertainment rhetoric is based on language, image, audio and other mass media symbols, with the aim of achieving the most effective ideological effect. Its core strategy is to realize the seamless connection with ideology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happiness through stories, sensual, visual and other popular forms of entertainment. At present, the discussion on mass media entertainment is getting into a pure political or ethical quagmire,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form a consensus in academic circles on the methodology of mass media entertainment. As a mass media era of entertainment, its productivity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 Sensational entertainment should be another cognitive schema, another path of enlightenment.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B8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冯丙奇;视觉修辞理论的开创——巴特与都兰德广告视觉修辞研究初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陈汝东;论视觉修辞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代海强;;感觉在柏拉图知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兼论柏拉图知识论的困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盖光,陈湘君;“解放想象力”:创造《聊斋》的“美学向度”[J];蒲松龄研究;2001年01期
2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5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胡蓓蓓;;结构与圈层:媒介文化视域中流动的“话语空间”——从“黄山门”事件进展引发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6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10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卓;影像的生命——德勒兹电影事件美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思童;从受众探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范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方敏;“功夫王”赛事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汝东;论修辞研究的传播学视角[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王中安;略论标点与通感[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5期
3 ,
本文编号:2308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308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