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宗教对人类伦理的贡献
[Abstract]:At the World religious Conference held in Chicago from August 28 to September 4, 1993, religious representative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dopted the Declaration of toward Global Ethics, which became a milestone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 ethics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B82-0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之声;“全球伦理”与“道德宗教”[J];科学与无神论;2004年04期
2 李芬;新科技革命的双重效应与全球伦理的建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王中强;论全球伦理的理论承诺及逻辑限度[J];理论学习;2005年11期
4 李韬;全球化的伦理视角[J];唐都学刊;2004年01期
5 夏建尧;立足民族性,体现全球性——论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王顺达;全球伦理与区域伦理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7 张志刚;从宗教伦理回应全球危机──从《全球伦理宣言》看世界宗教趋向[J];世界宗教文化;1997年03期
8 黄夏年;没有新的全球伦理 便没有新的全球秩序──读《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J];世界宗教文化;1998年03期
9 赵敦华;关于普遍伦理的可能性条件的元伦理学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欧阳锋;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杨慧林;;“世界伦理”构想的宗教背景及其问题[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2 秦行音;;全球伦理思想及其共同道德价值观教育发展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边黎明;郑卫东;;科学、伦理及其关系与原则[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琅琅;;普世价值的本质及其可能性[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章益国;;比附与迷思:韦伯命题与儒家资本主义学说——对“儒家伦理促进现代化”论断的一个反思[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6 李秋心;杨中梁;;“和而不同”——一种构建普世伦理的哲学思维智慧[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刘琅琅;;信息哲学视域下的网络伦理建构[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吴锋;;中国传统孝观念能贡献普世伦理的可能性[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田秀云;白臣;;我国当代责任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咏;宗教伦理在宗教中的地位[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章启群(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全球伦理,,可能吗?[N];中国艺术报;2000年
3 朱 咏;宗教伦理及其现代价值[N];学习时报;2004年
4 鲍宗豪;数字化与全球伦理[N];光明日报;2004年
5 汤一介(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寻求全球伦理的构想[N];中国艺术报;2000年
6 何怀宏(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全球伦理的缘起和论证[N];中国艺术报;2000年
7 肖俊;全球伦理与中国政治现代化[N];社会科学报;2001年
8 孔汉思 【德】;中国传统伦理——全球伦理的一个基础[N];中国民族报;2011年
9 台北中央研究院教授 刘述先;全球伦理、宗教对话与道德教育[N];联合时报;2001年
10 王钧林;儒家伦理的普世价值[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熊洁;道德金律之解析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飞;对全球伦理思想产生原因的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吴艳;全球伦理运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张治武;构建“全球伦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于艳娟;试论全球伦理实现的现实基础与实现途径[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罗孙可;论汉斯·昆全球伦理构想的人性论基础[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杨凯一;全球伦理可能的路径[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李姝睿;藏族传统伦理思想及其当代适应性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倩倩;尼布尔神学人性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柴琳;从“悲剧精神”到“自我救赎”[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10 王佳;论普遍伦理建立的可能性[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08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308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