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动物隐喻及其与深生态伦理的关联
[Abstract]:Zhuangzi philosophy and deep ecological philosophy have close theoretical connection, Zhuangzi has the deep implication of modern western deep ecological ethics, which can provide ecological wisdom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deep ecological ethics. Deep ecological philosophy provides a new way for us to reinterpret Zhuangzi's philosophy. Zhuangzi is a natural ecologist. Through careful observation of his habitat, Zhuangzi has formed the organic natural view and the simple ecological circle thinking of all things "from the same machine". Through his animal metaphors, Zhuangzi profoundly explains the ways to jump out of the values of anthropocentrism, and shows us the intrinsic axiology and cosmic ethics of non-anthropocentrism 's "light in heaven".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223.5;B82-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昌舒;;嵇康之“心”的美学意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苏梅芳;;老庄的无为政治思想[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任文召;庄子“逍遥怞”浅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邓国均;;《老子》文体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王立;;“神”“气”辨——《文心雕龙》之《神思》《养气》管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方胜;叶当前;;试论嵇康玄言诗的历史地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7 李昌舒;;论魏晋时期情的觉醒与玄学的关系[J];船山学刊;2005年04期
8 孙云英;于海博;;“道可道”章直解[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卫朝晖;;庄子思想中的无神与守神[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臧要科;;郭象注《庄子》与《庄子》注郭象——诠释学视域中《庄子注》的哲学义蕴[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2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希;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D];吉林大学;2011年
4 黄芸;战国政学关系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5 曾小明;魏晋名士的身心观[D];湖南大学;2010年
6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7 钟华;思与诗的对话[D];四川大学;2004年
8 杨鉴生;王弼及其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徐来;《庄子》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何善蒙;魏晋情论[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粟亮;庄子的自由之道[D];湘潭大学;2010年
3 汤燕芬;庄子生态智慧与现代生态文明[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4 程泽明;哲学与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艺术精神》[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建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性[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赵以保;老子生命美学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7 杨金燕;《庄子》悖论中的美学思想[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仲晓瑜;王弼易学思想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马光耀;冯友兰对中国传统境界说的改造与提升[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柳亮;试论庄子的生死观[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平;生态伦理的意识形态和伦理传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田海平;谁能够遵循生态伦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洪波;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J];邵阳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4 彭锦屏;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5 丁祖荣;朱棣;;论生态伦理与环境消费[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4期
6 刘小勤;当代中国生态伦理思潮理论探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吴妍,赵哲远;论生态伦理及其价值取向[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吴细玲;对三明市企业生态伦理的思考[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9 金凯;关于当前生态伦理教育的几点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熊小青;生态伦理何以可能[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东生;罗艳梅;;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公众生态伦理教育研究[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泽;;把生态伦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基础[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3 王立宽;;构建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伦理[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嘉;;简论儒家生态伦理及其现代价值[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王志捷;;儒家生态伦理的特色与合理性[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6 卢武强;;生态伦理与小康建设[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吴春红;余超波;;重塑生态伦理 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李睿璞;卢新海;喻燕;韩t,
本文编号:2335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335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