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身体伦理的基本问题——健康、疾病与伦理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11-19 17:35
【摘要】:健康、疾病和伦理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身体伦理的基本问题。围绕"健康、疾病是否和伦理有关"的问题,当代哲学家们在相互辩论中形成了三种基本理论范式:规范主义、自然主义和功能主义。功能主义已经触及到了健康、疾病与伦理的关系的本质。功能,即是人的身体之功能。身体的各种功能或能力的健全完美就是身体的德性即健康。作为身体的德性,健康既是医学逻各斯的伦理法则,又是善的正价值的归约性概念,而疾病则与之相反。究其实质,健康自身具有疾病的潜质,疾病是健康自身的恶,是健康不可逃逸的宿命。在直面死亡、向死而生的生命旋律中,健康、疾病的重叠交织、此消彼长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遵循必然规律的自然过程。相反,在这一似乎必然失败的悲壮历程中,健康通过顽强地与疾病相抗争,体现出实践理性的自由本质,彰显出人类的自由天性和人格尊严。这也正是"健康、疾病和伦理之间的关系"配享"身体伦理的基本问题"的根据。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disease and ethics is an old and new basic problem of body ethics. Around the question of "health, disease and ethics", contemporary philosophers have formed three basic theoretical paradigms in their debates: normalism, naturalism and functionalism. Functionalism has touched upon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disease and ethics. Function is the function of human body. The perfection of various functions or abilities of the body is the virtue and health of the body. As the virtue of the body, health is not only the ethical law of the medical logos, but also the reductive concept of the positive value of good, whereas disease is the opposite. In essence, health itself has the potential of disease, disease is the evil of health itself, is the fate of health can not escape. In the melodies of life facing death and death, the overlapping of health and disease is not only a one-way natural process following the inevitable law. On the contrary, in this tragic and heroic course which seems to be inevitable failure, health reflects the free nature of practical reason and the human's free nature and human dignity by fighting against disease tenaciously. This is the ba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disease and ethic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祛弱权视阈的生命伦理问题研究》(编号:11BZX07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大培育项目《道德形态学视阈的生命伦理学》(项目编号:SWU1409106) 中国博士后第5批特别资助项目《祛弱权视阈的生命伦理和法律研究》(资助编号:2012T50698) 中国博士后第52批面上资助项目《生命伦理的前沿问题研究》(资助编号:2012M521664) 重庆市博士后特别资助一等项目《祛弱权视阈的现代生命哲学、生命伦理及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渝XM201101004)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项目《人权视阈的应用伦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1HQZZ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B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穆乐;翻译实践中的功能主义主流与歌词翻译[J];运城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何飞;功能主义观照下选择中的中国近代译入语[J];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王智勇;;现代设计中的功能主义与理性主义[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04期

4 孙寰;;从语言功能主义角度看术语的功能[J];中国俄语教学;2010年03期

5 韩卉;;功能主义作为指导儿童文学翻译的途径(英文)[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6 野家伸也 ,曲翰章;现象学与功能主义[J];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03期

7 唐国全;翻译的功能主义标准[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8 周克武;试论塞尔对功能主义的批判[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姚晓晗;;功能主义对原始功能主义的继承与发展[J];科技创业家;2013年22期

10 黄正华;;功能主义与“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王占阳;应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王占阳;从功能上理解社会主义[N];学习时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张艳蕊;当建筑美学遇到功能主义[N];中国企业报;2012年

4 海定;转型期我国社团组织的兴起[N];工人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舟;目的论、功能和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意;柔性功能主义风格特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贾刘伟;诺德功能主义指导下的外宣翻译:步骤及策略[D];外交学院;2009年

3 张冬娟;对功能主义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批判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徐晓梅;文学翻译中的功能主义[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5 赵蓓蓓;从功能主义研究中国当代小说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高巍;翻译目的与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高晗;从德国功能主义观论电影字幕翻译[D];吉林大学;2008年

8 高峰;功能主义建筑:美国—德国—美国[D];天津大学;2004年

9 刘坤;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十六大报告》翻译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10 戴庆锋;功能主义视阈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42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342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7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