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的善与正当
[Abstract]:Ross's the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stice and goodness was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different roles and positions of right and good in different ethical theories by Kant and Sitiwick et al. Ross is a intuitionist who holds that the two concepts of justice and goodness are self-evident,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not self-evident, what is just is not good, and what is good is not legitimate. Through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anifest duty and actual duty, Ross puts forward a theor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good and justic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Kant's theory of obligation and utilitarianism.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分类号】:B82-06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彬;;论WTO的“自给自足性”——从“自给自足体系”概念出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2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王红;;消费文化时代的媒体伦理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方国武;;从“物”的形式到“人”的形式——康德形式美论的理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周冬平;;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8 王青原;;人文奥运中的和谐意蕴[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马永庆;;公共文明建设中的荣辱观教育[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10 陈永慧;;文明秩序助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浅议“排队推动日”活动在社会秩序建设中的作用[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子贺;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伦理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唐杰;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詹国旗;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道德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文;NBA新星点将台[J];当代体育;1994年11期
2 江亚平;为世界操劳的‘万国总理’——记我所认识的布特罗斯·加利先生[J];记者观察;1995年02期
3 辜宗秀 ,何德廷;1937年至1941年美国对华政策[J];咸宁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4 明心;摘自俄罗斯报刊[J];俄语学习;1997年04期
5 李小俊,张小荣;斯大林与罗斯福的秘密交易[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06期
6 天马;;“银色魔鬼”的传奇[J];汽车维修与保养;1999年09期
7 孙克;这也是一面镜子——返观俄罗斯美术[J];美术;2000年05期
8 陈文清;历史与现实的沉思——出访俄罗斯记程(之一)[J];党史纵横;2002年01期
9 陈文清;历史与现实的沉思——出访俄罗斯记程(之二)[J];党史纵横;2002年02期
10 闻超;二次大战三巨头 纵横捭阖——斯大林 身残志坚——罗斯福 临危受命——丘吉尔[J];肉品卫生;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宏贵;李双成;黄靖;孙计金;;试论俄罗斯的“生命安全教育”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王伟;;伊朗扎格罗斯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化学地层学[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俄罗斯针织产品需求强劲[A];中国缝制械行业“十一五”发展战略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钟静盈;;《哈里·波特与罗斯特的故事》选题策划[A];图书选题策划报告——第五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6年
5 刘佛丁;;对20世纪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新估价——评罗斯基著《战前中国经济增长》[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6 陈大川;;怛罗斯之战与撒马尔罕纸[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马若孟;李必樟;;近代中国经济是怎样发展的——书评[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8 ;编者的话:[A];关爱生命,,远离邪教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涛正;;浅论医院建立药学情报资料的必要性及其对策[A];2004年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4年
10 ;北京大风家禽育种有限公司[A];中国禽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培科 实习生 余春瑜;2008:会不会诞生中国“尤伯罗斯”?[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2 杨帆;罗斯蒂第二家工厂园区开业[N];苏州日报;2007年
3 无语;俄罗斯成为哈尔滨第五大贸易伙伴[N];远东经贸导报;2005年
4 蒋东镭;斯堪尼亚客车走俏俄罗斯[N];中国汽车报;2005年
5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韩显阳;俄罗斯苦涩面对独联体[N];光明日报;2005年
6 王迅;火原洁 郭尔罗斯古代著名翻译家[N];吉林日报;2003年
7 李学江;俄罗斯:东方还是西方[N];人民日报;2004年
8 林紫玉;华为在俄罗斯:标志国际化的新高度[N];通信产业报;2005年
9 兰守亭;《反美阴谋》:菲利普·罗斯虚构美国历史[N];中华读书报;2004年
10 实习记者 徐延超;俄罗斯要建经济特区[N];国际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佩慧;寻找真我:菲利普·罗斯小说中的身份问题[D];吉林大学;2013年
2 金万锋;菲利普·罗斯后期小说越界书写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孟宪华;追寻、僭越与迷失[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齐嘉;“罗斯”名称的起源与古罗斯国家的形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孙连庆;古罗斯民族形成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钮菊生;俄罗斯复兴:大国梦与现实[D];复旦大学;2003年
7 袁胜育;转型时期俄罗斯国内政治发展与俄美关系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瑕;俄罗斯与印度关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王绍章;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汪建达;在叙事中成就有德性有品格的人[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彦平;20世纪英美学者关于古罗斯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巧珍;论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伦理思想[D];暨南大学;2012年
3 王梦濵;郭尔罗斯蒙古族叙事民歌特征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4 武晓燕;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美国身份”解读[D];暨南大学;2011年
5 赵伟伶;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的“父亲”形象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刘小月;解读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的死亡主题[D];南昌大学;2011年
7 沈利娜;论菲利普·罗斯后期作品中的死亡主题[D];南京大学;2013年
8 田晓宁;国内菲利普·罗斯的翻译和介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玉萍;罗斯显见义务论思想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10 闫晗;菲利普·罗斯与米兰·昆德拉作品中身份认同主题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67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367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