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理学诠释的重要维度──儒家伦理的重构

发布时间:2018-12-07 18:15
【摘要】:理学对儒学、儒家伦理的重构始于韩愈反佛,其反佛的理由主要是伦理的。宋明理学继承了韩愈反佛的主题,而在理论上更进一步,试图从理论上压倒佛教。理学对儒学及儒家伦理的重构基本上采取了对儒家经典的整理与重新诠释的方式,最终确立了四书五经在儒家经典中的权威地位。理学重新诠释经典的主要理路是将儒家伦理本体化,将儒家的心性论发展为本体论、存在论,特别是以天地生生之道释仁,肯定了儒学是有体有用之学。理学对儒家伦理的重构是成功的,这对当代伦理价值的重建有一定的启示。
[Abstract]:Confucianism, Confucian ethics reconstruction started from Han Yu anti-Buddhism, the main reason for anti-Buddhism is ethical. Song Ming inherited Han Yu's theme of anti-Buddhism, and went further in theory, trying to overwhelm Buddhism theoretically. Neo-Confucianism 's re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Confucian ethics basically adopted the way of sorting out and reinterpreting Confucian classics and finally established the authoritative position of 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 in Confucian classics. The main way for Neo-Confucianism to reinterpret the classics is to make Confucian ethics Noumenon, to develop Confucianism's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 into ontology, and to affirm that Confucianism is a useful theory of body and form. Neo-Confucianism 's re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 ethics is successful, which has some enlightenment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ethical value.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G02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涂可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继承和发展儒家伦理精神[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2 万俊人;;回应韦伯:关于儒家伦理的方法论解释[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3 章海山;;中国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化[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东方朔;;非现代性的儒家伦理:一种意义的重新审查[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5 吾敬东;;古代中国人关于多样或差异性问题的认识[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吾淳;;宋代:儒家伦理的普遍化何以可能[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梁荻;;现代化的儒家伦理和儒家伦理的现代化[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刘西芳;;取儒家伦理精华,,浇社会主义道德之花[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9 章益国;;比附与迷思:韦伯命题与儒家资本主义学说——对“儒家伦理促进现代化”论断的一个反思[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10 崔梅;;言语道德与儒家伦理观[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平;儒家伦理与商业文化[N];经济日报;2002年

2 李波;儒家伦理与商业文化[N];经理日报;2005年

3 孙国东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也谈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N];东方早报;2014年

4 吕文江(博士);正面遭遇儒家伦理与中国法律文化[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5 曹英;理论界研讨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建设[N];光明日报;2007年

6 北京大学教授 哲学家 “北京大学儒商文化研究中心”成员 汤一介;儒家伦理:赚钱是为社会福祉和自我精神境界的提高[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7 山东省曲阜中医药学校 孔令俭 毕允利 王安莉;儒家伦理对中医医德的影响[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8 北京师范大学 廖申白;儒家传统与公共交往伦理的培育[N];光明日报;2011年

9 郭齐勇 丁为祥 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儒家伦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N];长江日报;2005年

10 王钧林;儒家伦理的普世价值[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雷震;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逻辑[D];黑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义清;儒家伦理文化现代化发展初探[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陈洪连;东方儒家伦理和西方权利伦理的比较与整合[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孔广鹏;儒家伦理的现代困境及突破[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天杰;网络时代儒家伦理对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闫建华;儒家伦理范畴“直”刍议[D];山西大学;2007年

6 翟R

本文编号:2367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367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d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