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道德隐喻的种类、规则及其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19 13:41
【摘要】:近几年来,道德隐喻成为道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道德隐喻的种类、规则和机制构成这些研究的三大核心问题。道德隐喻的种类主要有道德的垂直空间隐喻、视觉颜色隐喻、洁净隐喻、温度隐喻等。道德隐喻研究表明:个体具体的身体感知觉影响道德认知和行为,反之,道德认知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具体的感知觉;个体的身体经验和道德心理经验有一致的生理基础;情绪和道德自我感影响道德隐喻的形成。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道德隐喻的机制、道德隐喻的方向规则和大小规则、不同道德隐喻之间的相互关系。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oral metaphor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study of moral psychology. The types,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moral metaphor constitute the three core issues of these studies. The types of moral metaphors include vertical space metaphors, visual color metaphors, clean metaphors, temperature metaphors and so on. The study of moral metaphor shows that individual's specific body perception affects moral cognition and behavior, whereas moral cognition and behavior influence individual's specific perception to some extent; Individual physical experience and moral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have the same physiological basis, and emotion and moral self-feeling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moral metaphor. 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urther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moral metaphor, the rules of direction and size of moral metapho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moral metaphors.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深圳大学医学部及心理学系;
【分类号】:B82-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阎书昌;;身体洁净与道德[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2 殷融;苏得权;叶浩生;;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2期

3 王锃;鲁忠义;;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宏翰;许闯;;道德隐喻:道德研究的隐喻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李宏翰;于娟;;道德自我受胁及其应对机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颜志雄;燕良轼;范伟;丁道群;邹霞;;身体清洁启动后道德纯洁词加工的时间特征:来自ERPs的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5期

4 陈潇;江琦;;具身道德:来自洁净方面的实验证据[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年11期

5 傅于玲;秦启文;冯缙;杨帅;;身体清洁对低龄幼儿选择扩散效应的消除[J];心理科学;2012年03期

6 吴宝沛;张雷;;厌恶与道德判断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7 殷融;曲方炳;叶浩生;;具身概念表征的研究及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9期

8 梁晓燕;马虹;范红霞;;大学生道德情绪对身体洁净内隐认知影响的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05期

9 殷融;苏得权;叶浩生;;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2期

10 丁毅;纪婷婷;邹文谦;刘燕;冉光明;陈旭;;物理温度向社会情感的隐喻映射:作用机制及其解释[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锋盈;形—义联结的内隐学习及其隐喻性迁移[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殷融;道德概念黑白隐喻表征的心理现实性[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伯妮;味觉与道德判断:情绪与自我概念的作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许闯;道德人格的隐喻表征维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高肖肖;东方人的道德情绪与掩饰行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4 崔倩;触觉经验对认知判断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荆秀娟;红色—愤怒隐喻的认知心理机制[D];西南大学;2013年

6 方霞;表情效价和竖直方位知觉的联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唐娟;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高宁;具身研究中的额外变量控制:批判与实证[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9 冯新明;视觉空间关系加工中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邓棉琳;权力的上下和大小隐喻及表征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束定芳;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外语研究;2001年02期

2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4期

3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4 叶浩生;;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心理学报;2011年05期

5 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5期

6 阎书昌;;身体洁净与道德[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7 费多益;;认知研究的隐喻描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03期

8 殷融;曲方炳;叶浩生;;具身概念表征的研究及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9期

9 殷融;曲方炳;叶浩生;;“右好左坏”和“左好右坏”——利手与左右空间情感效价的关联性[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荣翼;;文学研究的学理规则分析[J];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00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波;王海洋;董继润;;基于复合事件规则的主动数据库动态分析模型[A];第十六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陈文亮;朱靖波;吕学强;姚天顺;;词性标注规则的获取和优化[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左维松;昝红英;张坤丽;吴云芳;;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情感分析研究[A];第五届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荣翼;;文学研究的学理规则分析[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景波;“政府入世”:一切皆需按规则[N];吉林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永福;“规则”的分析与建构:制度的社会网络基础[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郭凯;最优利率规则:一般理论与应用[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熊伟;基于空间ECA模型的空间数据库主动规则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泽雪;主动规则的终止性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

2 潘R,

本文编号:2387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387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f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