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功利主义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解释力

发布时间:2018-12-21 20:52
【摘要】:鉴于见义勇为的行为日益隐退,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漠视,因而,亟需一种解释力极强的道德哲学来证明见义勇为之行为的正当性与可行性。功利主义就是这样一种道德哲学。它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行为的最高指导原则。然而,根据密尔的功利主义,我们没有要求他人对我们仁慈的绝对权利,同时,我们却有不危及他人安全的绝对义务,这就是正义的要求。如果实现了正义,也就不那么需要见义勇为了。因此,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理要求把他人需要做出见义勇为行为的次数降到最低,因为功利主义不主张通过自我牺牲来实现利益总和的最大化,而是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协调一致,这需要个人、社会和他人对安全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Abstract]:In view of the retreat of the act of righteous courage and the indifference between people, it is urgent to have a kind of moral philosophy with strong explanatory power to prove the legitimac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act of righteous courage. Utilitarianism is such a moral philosophy. It regards the greatest happiness of the most people as the supreme guiding principle of behavior. However, according to Mill's utilitarianism, we do not demand the absolute right of others to be kind to us,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have an absolute obligation not to endanger the safety of others, and this is the demand for justice. If justice is achieved, there is less need for courage. Therefore, the principle of the greatest happiness of utilitarianism calls for minimizing the number of times others need to act bravely, because utilitarianism does not advocate maximizing the sum of benefits through self-sacrifice. It is the harmony of self-interest with that of others, which requires the individual, society and others to take their own responsibility for security.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治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柏拉图爱欲思想研究”(13YJC720022)
【分类号】:B82-0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甘绍平;;道德冲突与伦理应用[J];哲学研究;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煜婕;;试论和谐社会中经济法的发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3 黄云波;;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兼谈犯罪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4 张能为;;西方哲学视野中的“和谐”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许翠霞;;动物真的能够成为法律主体吗?——关于法律主体的前提性说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汤燕;朱镜人;;约翰·穆勒功利主义教育观探微[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田旭;;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及其反思——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郑亚莉;;道德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屹立;;惩罚性赔偿的根据与适用:法经济学观点[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魏建;宋艳锴;;刑罚威慑理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刑罚的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4 黄韬;;为什么法院不那么重要?——基于中国证券市场国家管理行为的一项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杜永明;;以人为本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7 靳凤林;;古希腊城邦自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与美德伦理[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廖加林;;公私观念与公德、私德[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杨伟清;;社会公德:范围与特征[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10 戴茂堂;李家莲;;当今国内伦理学史研究的情感缺失[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7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安杨;我国宠物福利法律保障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吴志刚;理性立法程序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郭伟伟;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汪菁菁;破坏监管秩序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邓岚;《苏菲的世界》:多面体折射下的人生呈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袁永红;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丹怡;解读约翰·密尔的自由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琼豪;;密尔伦理思想研究综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庄晓平;;论密尔道德权利——兼评“功利与权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刘永红;论密尔对功利主义的证明[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郭夏娟;论密尔的功利主义道德标准[J];中州学刊;1994年04期

5 王莹;密尔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雷雨;论约翰·密尔对古典自由主义的现代改造[J];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06期

7 龚群;对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的分析批判[J];伦理学研究;2003年04期

8 钟小燕,胡晓莺;近代西方功利主义:历史与现实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9 解仲秋;;浅析密尔功利主义思想中的利他理论[J];新课程(中学版);2008年02期

10 陈小燕;;论密尔的最大幸福原则[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修义;;功利主义再反思[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徐锦中;郭莹;;在中西道德哲学比较中对义务论和目的论的解读[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仁贵;;为他性道德和为己性道德——道德的二重性及其人性根基[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4 顾肃;;当代西方道德与政治哲学研究的若干热点[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詹万生;;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义利之辩与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义利观教育[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6 詹万生;;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义利之辩与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义利观教育[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7 高国希;;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8 高国希;;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唐凯麟;王泽应;;毛泽东伦理思想论要[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10 王平;郭蓉;;形式主义的生存论观照[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邢贲思;理性、正义和善[N];学习时报;2002年

2 陈泽环;学说史中的应用伦理学[N];光明日报;2007年

3 陈会林;集体主义:功利伦理与奉献伦理的辩证统一[N];光明日报;2000年

4 丁栋虹;市场经济的道德悖论性[N];中国经营报;2002年

5 ;市场经济大师的伦理思考[N];光明日报;2010年

6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 方旭东;不偏不倚[N];光明日报;2010年

7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孙学君;孝文化与和谐新农村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南京师范大学 陈真;美德伦理学的现状与趋势[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郑巧;“辛西娅”提示:亟须建立中国伦理委员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朱万润;零值关系[D];吉林大学;2010年

3 冯洁;论戊戌时期的乐利学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王兆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任俊;制度辩护:问题和进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蒙;赛博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胡道玖;可行能力:阿马蒂亚·森经济伦理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戴景平;善恶的人性尺度和社会尺度[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成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基础的规范性探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爽;密尔的功利主义幸福思想[D];吉林大学;2013年

2 张立林;西季威克直觉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张晓敏;论密尔对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修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孔园园;功利主义幸福观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刘建刚;功利主义思潮的历史演进及当代价值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凤飞;试论古典功利主义幸福观[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康崇玮;功利主义对公务员幸福感影响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8 李波;从功利主义到正义论的嬗变及其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杨志华;普遍规定主义与偏好功利主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胡晓蕾;西季威克对古典功利主义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89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389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9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