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合”与“分”

发布时间:2019-01-18 06:50
【摘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起点,旨在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共产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人道主义、和谐共生、集体主义、公平正义等思想相契合,但又弥补了传统道德观之不足,实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理论科学性和道德理想层次上的超越。研究两种道德观的"合"(契合)与"分"(超越),目的是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价值引领,辩证审视中国传统道德智慧,抵制全面否定传统道德观的历史虚无主义,在道德层面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Abstract]:Marxist morality is based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hich aims to realize the communist morality of human freedom and liberation,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thoughts of humanitarianism, harmony, collectivism, fairness and justi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ity. But it also makes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morality and realizes the transcendence of man's subjective initiative, theoretical science and moral idea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strengthen the value guidance of Marxist morality, to examine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 wisdom dialectically, and to resist the historical nihilism that totally negates the traditional morality. On the moral level,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Chinese Dream.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分类号】:B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馥洁;;核心价值体系与传统价值智慧[J];人文杂志;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王洪波;李颖;;社群与个人孰先孰后?——对社群主义的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梅;;翻译中对等原则与不对等问题的契合简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34期

2 何玉;;残雪与卡夫卡的灵魂契合[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李畅;;论养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马平;;产品设计中的形态仿生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6期

5 蒋新南;从古今几家词论略谈中国传统的文艺评论方式及态度[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6 张缨;内省 虔敬 激扬——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心灵寻迹[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吴菁;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在生命伦理中的契合[J];医学与哲学;2005年09期

8 张志成;;反叛中的契合——庄子思想中的后现代因素[J];社会科学家;2006年S1期

9 李艳;;多媒体与《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学的契合[J];琼州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邱叶;;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中的超验世界[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士荣;肖小明;苟娇娇;;论科学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契合[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杨德敏;;经济法理念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兰芬;;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德性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魏资章;;积极践行“八荣八耻” 努力做到会计诚信[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年

5 王朝晖;罗新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契合及中介机制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在林;许美娟;刘殿魁;;双相介质界面附近衬砌与裂纹对SH波的散射与动应力集中[A];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李世文;;浅谈办公室工作人员如何践行和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A];甘肃省铁道学会文秘档委员会2006年度综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在林;孙柏涛;刘超;;双相介质界面附近圆形孔洞与裂纹对SH波的散射[A];第三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曹永福;;“医乃仁术”:儒家伦理应成为我国建立新型卫生保健制度的道德基础[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栾文普;;老年人应做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楷模[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乌鲁木齐铁路局纪委书记 梁玉安;紧密联系实际 认真贯彻“纲要”[N];新疆日报(汉);2001年

2 十六局集团五公司副总经理 闫晓禾;如何建立新型职业道德体系[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樊星;影响·契合·创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朱业宏;人力资源能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齐光远;梁宗岱美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4 綦伟琦;城市设计与自组织的契合[D];同济大学;2006年

5 高荣林;知识产权与表达自由:冲突与契合之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备;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公众期望契合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王玲;论科技与奥运的契合[D];东北大学;2008年

8 陈敬东;基于关系价值的顾客关系层次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英;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契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青;和谐目标下经济法理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楚静;试论马克思主义灌输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滨;关系质量契合驱动顾客关系价值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5 陈锦华;珠联璧合的魅力[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屈雅丹;基于心理契约提高员工满意度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魏亚;论中国戏曲艺术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8 高海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组织绩效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丹;论政府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与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契合[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毕鹏宏;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契合[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10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410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9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