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世界的终极关怀
[Abstract]:Ultimate solicitude is the human beings' desire to transcend the present and pursue the eternal spirit. The pursuit of value displayed by virtue as its goal is the transcendence of self instinct; the virtue of morality can be approached infinitely, but it is difficult to reach finally; the connotation of moral concept is to pursue the dimension of "essence" and "beginning pole". The ultimate care characteristic of morality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morality, which not only makes the moral subject be justified by the premise of the ultimate value, but also makes the moral subject experience a kind of meaning beyond the limited and secular life. In order to transcend the conflict of material interests.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生命道德教育缺失的伦理反思和对策研究”(D/2011/01/071)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命教育研究中的伦理维度”(2013SJB720008)
【分类号】:B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筱红;任燕红;;论人的二重性与道德[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2 李骅;;道德律:道德生活的可能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筱敏;;公正释义[J];哲学译丛;1988年03期
4 李丽芳,李小菊,周春荣;关于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学刊;1997年06期
5 田海平;;“环境进入伦理”与道德世界观的转变[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牛俊美;;道德:“应然”的自由意志[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联合国大会[J];世界知识;1946年02期
8 张乖利;理性是现代道德建设的基础——从康德道德哲学看现代道德建设[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迪斯马斯·A.马索洛;俞丽霞;;理性与文化:一个多元化世界中的道德基础争论[J];第欧根尼;2006年02期
10 张延茜;向全珍;;浅谈恩格斯的“真正的人的道德”——《反杜林论·哲学篇》恩格斯的观点[J];天府新论;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云萍;;道德规范性的证明[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杨泽波;;道德他律的尴尬——牟宗三判定朱子为道德他律献疑[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聂长建 李国强;《人心》中的法律与道德律[N];法制日报;2013年
2 李长春;培育现代公民道德 建设现代文明城市[N];中山日报;2005年
3 林达;罗伯特·欧文的共产村和道德观[N];东方早报;2012年
4 本报评论员 李俊雄;完善见义勇为保障机制让好人不再难当[N];东莞日报;2012年
5 全国人大常委 民建中央副主席 重庆市慈善总会会长 程贻举;经济大发展,道德要跟上[N];重庆日报;2012年
6 李瑾;生意归生意,道德却无法仅归道德[N];工人日报;2008年
7 整理 吴荣荣;如何重建中国人的伦理道德[N];无锡日报;2013年
8 施艳秋;我文明,,所以城市文明[N];苏州日报;2005年
9 杨庆祥;诚信:立国之宝 为人之本(下)[N];吉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曾小五;道德赏罚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丁雪枫;道德正义论[D];东南大学;2005年
3 王秀敏;现代社会的个性道德探寻[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5 沈国琴;道德与幸福[D];浙江大学;2010年
6 高玉平;道德客观性的证明[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萌;道德基础之探源[D];复旦大学;2014年
2 焦天瑶;伦理是如何超越道德的: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D];江苏大学;2016年
3 范渊凯;道德与舆论之关系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罗源;论敬重——康德伦理学中的道德情感[D];湖北大学;2013年
5 郑立博;自我及其道德欲求[D];苏州大学;2014年
6 刘海涛;科尔伯格道德观初探及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曙辉;建构普遍伦理的可能性[D];东南大学;2004年
8 李军;论康德的道德情感[D];吉林大学;2014年
9 于洪燕;中西传统“道德”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教育意义[D];西南大学;2006年
10 李正洪;经济发展道德论[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09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409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