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传统忠德的当代转换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

发布时间:2019-01-23 20:58
【摘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中,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有其传统道德渊源的。考察中国传统道德,忠德除了包含等级专制意蕴的忠君含义外,还包含有忠于社稷的爱国情怀,忠于职守的敬业态度,忠信为本的诚信原则,忠恕待人的友善精神。忠德的这些原初含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呈现出一一对应的特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对传统忠德进行当代转换,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种转换可丰富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促进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
[Abstract]:Among the three level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personal patriotism, dedication, honesty and friendliness have their traditional moral origins.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orality, loyalty not only contains the meaning of loyalty to the monarch, but also includes the patriotic feelings of loyalty to social state, the attitude of devotion to duty, the principle of honesty and credit based on loyalty, and the friendly spirit of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to others. These original meanings of Zhongde are corresponding to the individual level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which embodie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virtues. It is not only necessary, but also possible, to carry out the contemporary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loyalty. This transformation can enrich and deepen 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whole society.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X071) 黑龙江大学2013年度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资助项目(YJSCX2013-036HLJU)
【分类号】:B825;D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明;;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发展的历史与逻辑[J];道德与文明;2014年02期

2 王泽应;;忠德论[J];河北学刊;2012年01期

3 杨义芹;;十八大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述要[J];理论与现代化;2013年04期

4 李培超;;试论现代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现实基础[J];伦理学研究;2008年06期

5 唐凯麟;张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公民认同和道德建构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4年01期

6 徐大建;赵果;;古今诚信之辨——基于中西比较的视角[J];伦理学研究;2014年01期

7 曾长秋;曹挹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构探析[J];伦理学研究;2014年02期

8 喻文德;;论“三个倡导”的伦理意蕴[J];伦理学研究;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刘永国;;国民革命运动与文化的现代启蒙[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7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9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10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世东;;论《管子》对生态伦理思想与实践的发展[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3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邹舒然;网络传播对我国公民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笙;关于集体主义与集体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8年01期

2 戴木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之一[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张华春;朱慧;;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意义与研究途径[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年04期

4 冯颜利;廖小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三个维度与大众化[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韩春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重倡导”析理[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杜鸿林;;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13年02期

7 陈文钦;;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 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南方论刊;2013年01期

8 徐晨光;;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重大创新——论十八大报告的新亮点[J];湖湘论坛;2013年01期

9 吴传毅;;公平正义的法律解构[J];湖湘论坛;2013年06期

10 邵景均;;反腐倡廉是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J];求是;2006年1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大学教授 沈壮海;[N];光明日报;2012年

2 东北师范大学 薛利锋;[N];光明日报;2013年

3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构建与践行研究”首席专家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南大学教授 李建华;[N];光明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罗容海;[N];光明日报;2012年

5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韩振峰;[N];光明日报;2012年

6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彭京宜;[N];海南日报;2013年

7 马建辉;[N];中国文化报;2013年

8 中宣部政研所副所长 研究员 “赣鄱英才555工程·江西师范大学”高端柔性人才 戴木才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 教授 彭隆辉;[N];光明日报;2012年

9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严志明;[N];光明日报;2012年

10 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永志;[N];光明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2414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414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4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