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阿皮亚的个性与认同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7 13:35
【摘要】:多元环境下的认同冲突威胁着国家稳定和世界和平,如何对待多元认同,解决多元认同的冲突,这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阿皮亚针对社群主义的承认理论,提出了"认同伦理学"。他批判地继承了密尔关于人的个性发展的理论,关注兴趣的发展与个性的实现,并从伦理价值维度分析了多元认同对个性塑造的作用,认为认同不只是对人们"是谁"的认同,更是对"可能是谁"的认同。他主张国家应以平等尊重的中立性原则处理个性与认同的关系,将"对话的世界主义"作为解决跨国认同问题的原则,以促进不同群体和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对话。阿皮亚的个性与认同思想对于我国人的个性与认同的发展,以及我国在世界交往中参与解决认同冲突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Abstract]:Identity conflict in pluralistic environment threatens national stability and world peace. How to deal with pluralistic identity and resolve the conflict of pluralistic identity has become an urgent topic of the times. Appiah put forward "identity ethics" in allusion to the theory of communitarianism. He critically inherits Mill's theory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personality, pays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est and the realization of personality, and analyzes the role of pluralistic identity in shaping person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al value. It is also the recognition of "who may be". He advocated that the state should tre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identity with the neutral principle of equal respect, regard "cosmopolitanism of dialogue" as the principle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transnational identity, so as to promote the exchange and dialogue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and countries. Appiah's thought of personality and identity has certain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and identity of Chinese people, as well as the participation of our country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identity conflict in the world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项目号:12&ZD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洪英;;社群主义自我观的理论结构及其现实关照[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2 王双喜;社群主义兴起的社会背景及现实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程立涛,曾繁敏;社群主义与集体主义之比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寇东亮;德性优先于权利——对社群主义伦理的一种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5 谢晓东;;试论“儒家社群主义”何以可能——从社群主义与儒家“自我观”比较的角度[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王洪波;李颖;;社群主义社会整体观的哲学探究[J];理论界;2007年06期

7 王洪波;李颖;;社群与个人孰先孰后?——对社群主义的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刘翠玉;;个人与社群——从社群主义到马克思主义[J];前沿;2008年01期

9 刘化军;;社群主义方法论的辩证性分析——兼论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J];探索;2010年04期

10 莫凡;谭培文;;利益融合是价值融合的基础——兼对社群主义的批判[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姚大志;;何谓正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其他[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2 张静;;“社区建设”的不同涵义[A];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丁东红;异军突起的社群主义[N];学习时报;2004年

2 张旺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群主义视野下的国际关系伦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高灵;《监守自盗》:关于金融海啸的审问和反省[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4 杨阳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操作定义与碎片采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本报书评人 徐友渔;应对劣质译著亮红灯[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彭国翔(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儒学:在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7 康健;从权利伦理到公益伦理[N];学习时报;2000年

8 肉唐僧;摆脱自由主义窘境[N];中国经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袁洪英;当代社群主义自我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张知干;社群主义法律观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李先桃;当代西方社群主义正义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天上;社群主义权利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宁乐锋;民主政治及其认同根基[D];南开大学;2009年

6 李虎;自由、法律和制度稳定性[D];复旦大学;2003年

7 王维国;公共性理念的现代转型及其困境[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8 卢永凤;社群主义视野下的荀子政治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树芳;对西方社群主义的伦理审视[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肖苏华;社群主义经济公正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朱涛;社群主义的德性教育观及其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D];安徽工业大学;2014年

4 徐雪梅;社群主义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5 张颖;电视媒体T20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6 闫雁;社群主义国家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方群;社群主义伦理学考辩[D];苏州大学;2005年

8 董圣滨;当代西方社群主义正义观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山东大学;2011年

9 程伟;麦金太尔的社群主义思想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冰;当代社群主义兴起与公民性品格塑造[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25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425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d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