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美国生态中心主义观念的形成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9-08-04 09:54
【摘要】:在对传统的以"征服自然"为特征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念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亨利·梭罗率先提出了其超验主义生态观。缪尔在继承梭罗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生态中心主义色彩的自然保护理论,对当时的环境保护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利奥波德则在对功利主义的保护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对前两人的观点进行发展和完善,提出了著名的大地伦理学,标志着生态中心主义观念的最终形成。生态中心主义思想对于推动美国人自然观念的变革和资源保护运动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riticizing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human-centered nature characterized by "conquering nature", Henry Thoreau took the lead in putting forward his transcendentalist ecological view.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oreau's thought, Muir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natural protection with ecocentric color, which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vement at that time. On the basis of criticizing the protection thought of utilitarianism, Leopold developed and perfected the views of the first two, and put forward the famous geoethics, which marked the final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cocentrism. Ecocentric though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change of American natural concep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 protection movement.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基金】: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KZXYY1106
【分类号】:B82-0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群英;;资源保护和自然保护的首度交锋——20世纪初美国赫奇赫奇争论及其影响[J];世界历史;2006年03期

2 吴伟萍;;梭罗作品的生态哲学思想[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孙道进;;环境伦理学的方法论困境及其症结[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许翠霞;;动物真的能够成为法律主体吗?——关于法律主体的前提性说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蒋毓舒;吴永辉;张仁玲;;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易小芳;李名家;肖尚桃;;节约型高校后勤建设中的校园文化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7 朱玉芳;;生命科学实验中动物福利问题的反思与重构——基于生态哲学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8 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洪流;;从《鹿跳泉》看华兹华斯的生态主义思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叶筱莹;;三峡的前世与今生——《孔雀的叫喊》的潜文本与景物书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世东;;论《管子》对生态伦理思想与实践的发展[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曾建平;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杨通进;;人对动物负有何种道德义务[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润珍;武杰;;跨学科视野下的工程伦理[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张文刚;;“城市”和“乡村”:于坚诗歌的生态寓意[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2)[C];2007年

7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8 陈叶兰;许婷;陈f:寅;;动物的环境法律主体资格探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义松;吴国振;;论环境法学研究的当代任务[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湘溶;王彬辉;;环境法学权利研究方法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7 白宇;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郭瑜洁;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文静;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及对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卫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汝秋实;约翰·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宋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琳琳;“敬畏自然”观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苏贤贵;梭罗的自然思想及其生态伦理意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健彪;曾正滋;;探析生态中心主义的共同体思维及其制度实现[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王建军;人类自然价值观的演变轨迹[J];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03期

3 张敏;门忠民;;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上的“人化自然观”的现代意义——兼论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局限性[J];社会科学家;2009年11期

4 黄丽;;生态文学批评的“生态中心主义”的批评[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年12期

5 陈彩棉;;试论生态文明观对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姬志闯;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表征与困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付月娟;;论自然美发展的三个阶段[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2期

8 袁记平;贺碧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中心主义[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陈爽;;整体性——生态中心主义的根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李田;生态中心主义及其内在价值[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马波;梁锦荣;;论我国环境保护法立法理念的拓展——兼谈生态中心主义的建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2 张登巧;;关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爽;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问题与本质归宿[D];苏州大学;2009年

2 刘f誊,

本文编号:2522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522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c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