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德性伦理抑或角色伦理——试论儒家伦理精神

发布时间:2019-09-09 21:12
【摘要】:德性主题贯穿于儒家思想发展史,成为儒家学说的基本主题。由此而来的"率性"自然则成为儒家的做人法则或伦理精神。"儒家角色伦理学"提出在关系中生成意义,否定了抽象性、终极性概念。它无法解释性命天等儒家核心概念,因此未能够十分精准地描述儒家伦理学的基本精神。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分类号】:B82-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余纪元;;新儒学的《宣言》与德性伦理学的复兴[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刘元青;;“质测即藏通几”说申论——兼论方以智的中西文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刘红梅;;云栖埦宏的儒佛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冯尔康;;清代宗族祖坟述略[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5 王颖;;金代儒学的传统复归——以王若虚及其《滹南遗老集》为例[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邱蔚华;;朱熹诗闲适意趣的文化审美视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苏亦工;;王不必大:从瑞士联邦制探讨中西共同的价值观[J];比较法研究;2010年03期

8 张勇;许家星;;以仁进道 以道成仁——孔子仁道观的理论特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张波;;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释疑六则[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高明峰;;“宋初三先生”学术贡献论略[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力祥;;船山礼之形上属性辨正——以礼即理之礼与礼即气之礼之辨为视角[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2 汤建荣;;朱熹的诚信思想与和谐社会[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魏涛;;张载“以礼为教“思想渊源探析[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殷慧;肖永明;;北宋礼学思想发展的二重路径[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义禄;;论先秦儒家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意义[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6 张海英;黄桂芳;;《论语》编纂的“硬伤”及其对现代编辑的启示[A];学报编辑大视野——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编辑学论著评选获奖论文集粹[C];2011年

7 王悦;;梁漱溟与新儒家乡治论传统[A];第九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孔润年;;构建文化建设观,创立文化建设论——伦理学视野中的文化建设[A];文化建设的价值自觉——全国“文化建设与价值自觉”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2 林建华;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平兴;曾国藩文献阅读实践与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庄国瑞;北宋熙丰诗坛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吴增辉;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曾海龙;本体的困惑—熊十力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解秋凤;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彩风;儒家诚信观与当代社会诚信建设[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汤青岚;邹守益伦理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周杨波;杨时理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刘婷;李_┦柩芯縖D];西北大学;2011年

7 褚瑞;嵩阳书院办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程善德;帛书《二三子》篇孔子释《易》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郝敏;陈献章“自得之学”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翔;陆贾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顺福;;修养与德性——兼论修养伦理学[J];人文杂志;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2533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533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c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