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儒家道德在当代的传承

发布时间:2019-09-11 07:10
【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体现在儒家的"仁"、"义"、"利"、人伦关系等方面,它不但是有生命力的,而且能够在实现现代化的事业中发挥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作用。传承的条件是要有变的观念。中国人讲究变化,既会在传统中嫁接现实,又善于以现实范导传统,以此构建社会主义道德观。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
【分类号】:B222;B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应凯;论儒家道德人格价值观[J];理论月刊;2002年08期

2 冯时;儒家道德思想渊源考[J];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03期

3 郭齐勇,丁为祥;也谈本相与角色——论儒家道德伦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兼答黄裕生先生[J];中国哲学史;2004年01期

4 杨兰英;论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求索;2004年06期

5 刘志山;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意义[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沈顺福;论儒家道德的产生机制[J];管子学刊;2004年04期

7 李宪堂;身体的政治与政治的身体——儒家身体观的专制主义精神[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方尔加;公共性:儒家与古希腊道德相异的基点[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9 黄钊;论儒家道德学说的理论渊源[J];咸宁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文碧方;试论作为儒家道德本原根据的“心”“性”范畴[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明星;;论儒家道德优势的生成——基于道德与历史的分析[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张艳芬;孙斌;;谁之道德与何种现代化——儒家道德与现代化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3 陈美健;;谈儒家的修身原则和对儒家道德的继承[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4 董平;;儒家道德的根据[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吉萍;;早期儒家道德修养的途径及特点[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6 孙斌;张艳芬;;谁之道德与何种现代化——儒家道德与现代化问题[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崔梅;;儒家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品端;;儒家的修身思想及其现代价值[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道岭;;儒家道德哲学及其对德育回归生活的实践意义[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罗江文;;从《论语》等先秦典籍看儒家诚信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洪兴;中国古代道德生态浅论[N];光明日报;2014年

2 李玉洁 黄有汉;谈谈儒家的和谐思想[N];北京日报;2004年

3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李存山;道德的“变”与“常”[N];社会科学报;2007年

4 雷公 作者单位 市委讲师团;儒家廉政思想刍论[N];蚌埠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陈菁霞;张千帆教授谈儒家道德哲学中的“尊严”[N];中华读书报;2012年

6 唐文明;感伤主义护教儒学的终结[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7 俞大铨;儒家道德理念的传承和发展[N];西安日报;2007年

8 袁青鹏;自身素质决定企业生死存亡[N];经理日报;2006年

9 袁青鹏;民营企业家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哲学?[N];赤峰日报;2006年

10 刘芳;启蒙与复活[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的解体(1895-1919)[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张英;传统儒家生死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张丽君;魏晋道德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史梦薇;传统儒家的压力应对观及其当下意义[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儒家道德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山东大学;2008年

2 刘双立;儒家道德规范与修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3 郭辉;儒家“忠恕”思想的历史转换及当代价值[D];南昌大学;2011年

4 刘丹;儒家道德修养理论的现代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5 冷兰兰;儒家之“勇”的伦理意蕴[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吉莉;儒家的人生观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7 文剑锋;儒家乐论与生命教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瑜;论儒家“成人”教育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尹逊慧;儒家道德教育及其启示[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晓军;儒家“和”思想对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34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534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c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