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曾国藩的孝悌思想及现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7-03-18 16:06

  本文关键词:曾国藩的孝悌思想及现代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孝悌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在协调家庭内部关系和维护封建统治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曾国藩作为传统文化的信奉者和传承人,对孝悌是十分推崇的。在他一千多封书信中,蕴涵着丰富的孝悌思想。笔者认为对曾国藩孝悌思想的深度挖掘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这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着现实的启示作用。曾国藩孝悌思想的形成,绕不过他当时所处的背景。社会的颓废状态和家族的实际情况,让曾国藩迫切地希望通过孝悌,来达到保住家族兴盛和改变社会风气的目的。本文通过归纳和总结,把曾国藩孝悌思想的内容分为了孝为立家之本、悌为兴家之要、孝悌重于功名利禄三个方面。这中间不仅有着对传统孝悌的继承,而且有着他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譬如,曾国藩一反传统空虚说教的常态,提出孝悌要落实到实处;在处理兄弟关系时,曾国藩指出真正的爱应是过失相规,德业相劝;他重新思索了孝与忠、孝悌与功名利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孝先于忠,孝悌大于功名利禄的观点。当然,对曾国藩孝悌思想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思想的概括上,还应该对其思想进行深刻地反思。通过客观地评价曾国藩的孝悌思想,笔者从中挖掘出了三点现代启示:一、辩证看待传统家庭道德,弘扬其中合理因素;二、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以此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突破口;三、理性处理亲情关系,爱之以德,不因爱而姑息。
【关键词】:曾国藩 孝悌 立家之本 现代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导论9-14
  • 一、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三、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2-14
  • 第一章 曾国藩孝悌思想的产生背景和理论来源14-22
  • 第一节 曾国藩孝悌思想的产生背景14-17
  • 一、清末内忧外患,世风日下14-16
  • 二、身处乱世官场,心忧家国16-17
  • 第二节 曾国藩孝悌思想的理论渊源17-22
  • 一、传统孝悌思想的继承17-18
  • 二、曾氏孝悌家风的传承18-20
  • 三、湖湘地域文化的影响20-22
  • 第二章 曾国藩孝悌思想的主要内容22-44
  • 第一节 孝为立家之本22-30
  • 一、以孝立身、重得欢心22-25
  • 二、身可在外、孝思常存25-27
  • 三、孝在事先、孝先于忠27-30
  • 第二节 悌为兴家之要30-38
  • 一、坦诚相待、毋生嫌隙30-32
  • 二、过失相规、惟爱以德32-36
  • 三、治学相勉、精修学业36-38
  • 第三节 孝悌重于功名利禄38-44
  • 一、孝悌乃最大学问38-41
  • 二、孝悌胜于名利41-44
  • 第三章 对曾国藩孝悌思想的评价44-56
  • 第一节 曾国藩孝悌思想的历史价值44-47
  • 一、促使了曾氏家族长盛不衰44-45
  • 二、为社会各阶层树立了治家典范45-46
  • 三、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孝悌思想46-47
  • 第二节 曾国藩孝悌思想的局限性47-49
  • 一、带有隆丧厚葬的封建残余思想47-48
  • 二、缺乏现代平等观念和民主意识48-49
  • 三、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纲常礼制49
  • 第三节 曾国藩孝悌思想的现代启示49-56
  • 一、辩证看待传统家庭道德,,弘扬其中合理因素49-51
  • 二、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以此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突破口51-53
  • 三、理性处理亲情关系,爱之以德,不因爱而姑息53-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聪亮;;承《论语》孝悌 促社会和谐[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舒大刚;;中国上古孝悌观发微——虞、夏、商、周的孝悌文化[J];儒藏论坛;2010年00期

3 杨玉荣;梁东兴;;中国孝悌传统及其现代转型[J];兰州学刊;2012年01期

4 王美华;官方旌表与唐宋两代孝悌行为的变异[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2期

5 宋红霞;试述孝悌理念的形成及现代启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6 王少华;;中原“孝悌观”的产生及其文化内涵[J];中州学刊;2008年04期

7 韩延明;孙永翠;;孔子“孝悌”思想的内涵、渊源及其现实启导意义[J];临沂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汪洋;;曾国藩孝悌伦理及其现实价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殷辂;;感通的公共性——孝悌与公共性散论[J];理论月刊;2014年06期

10 叶建华;;贤文与做人之八 孝悌为先务 本立而道生——做人要有孝心[J];化工管理;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彩燕;;儒家“孝悌”观的当代反思[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2 孔庆福;;“孝悌”使社会充满爱[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曾子聪;;“孝悌”之德在我家代代相传[A];孔学研究(第十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金娜;;浅析孝悌文化与儒学现代化[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5 王艳华;;孔子孝悌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现代剖析[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骞叔;孝悌为仁之本[N];新乡日报;2005年

2 黄青;以“孝悌龙潭”品牌构筑道德高地[N];青岛日报;2012年

3 厂佳;孝悌之义何须只赖假期[N];贵州民族报;2013年

4 杨金泽 秦广友;敬老孝亲传统的断裂与重建[N];辽源日报;2006年

5 陈悦 董会峰;大陆新娘获颁“孝悌楷模”[N];团结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君莉;儒家“孝悌伦理”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瞿丽芝;曾国藩的孝悌思想及现代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平海啸;儒家孝悌思想与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默然;儒家孝悌之道的历史反思及现代转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徐艺妍;栗谷“孝”思想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6 杨茜;论西方宗教信仰精神与中原汉族孝悌精神的共存及优势互补[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曾国藩的孝悌思想及现代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54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6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