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范伦理到信息形而上学——普适计算时代的德国信息哲学与伦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6 13:42
【摘要】:伴随着网络与通信技术、信息感应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适计算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相关伦理问题也越发引起人们的热议。德国作为信息技术发展强国,在构建"无处不在"、"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普适计算环境的同时,也展开了对信息伦理和哲学的探索。其研究不仅停留在对普适计算技术伦理问题的反思,而且更深入地探讨了导致普适计算时代伦理问题的根源,包括技术主体的转移、现实与实在世界界限的模糊等,指出了信任体系的重建需要加强制度伦理的建设。此外,德国在将信息伦理机制化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这些对于中国信息伦理的研究和建设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编号:2556736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小晴;普适计算时代的遗忘美德[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胡佳;基于普适计算的第四种人机关系及其伦理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56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556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