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伦理的双重维度及其当代构建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晓燕;;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历史脉络与双重维度[J];观察与思考;2017年05期
2 常庆林;;从性质和任务双重维度论我国民主党派的代表性[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庄忠正;;重思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维度的考察[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年01期
4 李庆;;明其规范与成其德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双重维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年06期
5 申永贞;王新举;;论当下境域中以人为本的双重维度[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6 刘天华;;差异与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双重维度[J];理论学刊;2008年04期
7 刘伟民;马克思哲学的双重维度[J];学习与探索;2004年05期
8 陆寓丰;;探析马克思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双重维度[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9 张曙光;科学与人文:马克思哲学的双重维度及其统一[J];理论探讨;1998年04期
10 王立;;平等的双重维度: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J];理论探讨;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舒展;;双重维度下的国家经济自主性评价指数测算与分析[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7)[C];2016年
2 汤文曙;;历史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并存和统一——对马克思历史观的一种解读[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赵华飞;;从历史进步和历史代价的双重维度看中国的改革开放[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陈光曦 刘_g;建构知识的双重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2 徐刚;文艺和人民的双重维度[N];文艺报;2017年
3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张乾友;理解公共性内涵的双重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4 曾念长;双重维度书写历史[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年
5 戴兆国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文化自觉的双重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注重思想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N];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记者李玉;马克思主义研究:注重思想史与现实双重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记者 王海锋;从思想史和现实双重维度开掘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李潇潇 王海锋;思想史与现实双重维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丁晋清;科学发展观的深远影响[N];珠海特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啸天;唯物史观在中国[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泽奥;孝伦理的双重维度及其当代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2 王静;马克思实践人道主义双重维度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3 赵璐;科学发展观的双重维度审视[D];山西大学;2011年
4 艾红永;疑难案件裁判的双重维度[D];南京大学;2016年
5 苗捷;马克思唯物史观双重维度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6 姚成元;科学导向与人文关怀[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7 何克杰;基于激励与惩罚双重维度的合约选择[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8 王安琪;现代性批判的纪律向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于洁;卢卡奇物化批判理论的双重维度[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鲁熙;资本逻辑与人的发展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01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0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