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问题探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显元;;宽容释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袁祖社;“全球公民社会”的生成及文化意义——兼论“世界公民人格”与全球“公共价值”意识的内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4 别红暄;;宽容、妥协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张超;;宽容语境下的民主与宪政[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孔润年;人类命运与全球伦理的对话[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张步通;;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冲突[J];理论参考;2005年07期
8 龚天平;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三重转向[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龙太江;妥协理性与社会和谐[J];东南学术;2005年02期
10 吉兰·瓦特洛;人权与宽容的命运[J];第欧根尼;199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汤一介(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N];中国艺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沈明;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薇;现代政治宽容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4 刘永红;政治自由主义发展的逻辑[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5 陈可培;偏见与宽容 翻译与吸纳[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丁雪枫;道德正义论[D];东南大学;2005年
7 黎保荣;暴力与启蒙[D];暨南大学;2009年
8 张善q,
本文编号:2601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0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