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宽容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20-03-26 09:37
【摘要】:全球化是一个强调开放的时代,“开放”并非纯粹物理空间意义上的概念,主要针对的是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开放,是思想、理论与精神的开放。在开放的世界舞台上,各交往主体才能更加自由的、平等的、公平的展开竞争与合作,才能更好地互通有无、美美与共,但由于彼此间经济基础的不同、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利益诉求的多元等事实原因,致使在实际交往中各式摩擦和冲突频频发生,世界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加。宽容,作为一种化解社会差异性、矛盾性的价值原则,作为一种整合现代生活世界多元性、异质性而形成具有同一性、现实性目标的价值纽带,其功能得以凸显,故而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几乎涉及所有社会科学学科。既有研究多偏向从伦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视角对宽容进行分析,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笔者认为,要真正把握“宽容”的本质、特征、分类、条件、发展样式等问题,则必须将宽容置身于马克思哲学的视域下来加以审视与探究。只有这样,才能确立起宽容研究坚实可靠的理论前提与方法论基础,也才能掀开各种雾霾弥彰,使宽容丰富的内涵得以敞开。 论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跨学科、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归纳与演绎等研究方法,对宽容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在理论层面,主要以考察宽容的概念、特质、分类与哲学基础为主;在历史层面,对宽容发展进行历时性考察,追溯其在自然经济形态下的发展状况,审视其在商品经济形态下的发展态势,展望其在未来时间经济中的发展状态;在实践层面,主要针对宽容实现的条件、机制建构和践行困境展开研究。以期通过这三方面的分析,能构建起全球文明交往方式的新框架,能找到和谐世界从理想变为现实的可能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显元;;宽容释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袁祖社;“全球公民社会”的生成及文化意义——兼论“世界公民人格”与全球“公共价值”意识的内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4 别红暄;;宽容、妥协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张超;;宽容语境下的民主与宪政[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孔润年;人类命运与全球伦理的对话[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张步通;;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冲突[J];理论参考;2005年07期

8 龚天平;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三重转向[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龙太江;妥协理性与社会和谐[J];东南学术;2005年02期

10 吉兰·瓦特洛;人权与宽容的命运[J];第欧根尼;199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汤一介(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N];中国艺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沈明;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薇;现代政治宽容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4 刘永红;政治自由主义发展的逻辑[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5 陈可培;偏见与宽容 翻译与吸纳[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丁雪枫;道德正义论[D];东南大学;2005年

7 黎保荣;暴力与启蒙[D];暨南大学;2009年

8 张善q,

本文编号:2601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01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4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