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金太尔美德伦理学的目的论重构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2-05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言亮;;基于真理、传统与德行的道德探究——试论麦金太尔为何不是一位道德相对主义者[J];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2 徐妃妃;;麦金太尔美德实践理论研究现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翁学辉;徐申;;目的·实践·内在利益——参照麦金太尔对目的概念的初步界定[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4 张言亮;李义天;;试论马克思对麦金太尔美德伦理学的影响[J];道德与文明;2012年03期
5 姚大志;;麦金太尔的历史主义:三种不同的版本[J];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6 张言亮;;浅析道德相对主义在现代社会愈演愈烈的原因[J];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01期
7 张言亮;;国内麦金太尔思想研究现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吕朝;;来自麦金太尔的道德尺度[J];陇东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刘峰;;复归与重构——麦金太尔道德合理性问题探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杨述刚;;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的三大维度及其内在理据[J];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礼圣;麦金太尔道德合理性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韶艳;当代道德相对主义论争[D];华侨大学;2013年
2 张言亮;麦金太尔对现代西方道德哲学的批评[D];清华大学;2006年
3 张健伟;以目的论的方法重建德性伦理学——《德性之后》伦理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02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0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