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制度伦理建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3 03:33
【摘要】:制度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项根本性的安排,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社会交往的产物,是调节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产物,它构成了现代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平台。市场法治支持性伦理道德的“制度伦理”与市场法治是和谐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亟待制度伦理为和谐社会服务。但是,不是所有的改革都能对社会发展、经济腾飞、政治和谐起促进作用,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改革也一样,总有些主客观因素限制了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究竟是哪些主客观因素影响和限制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改革,当然,这不仅仅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问题,各国也都不同程度面临这样的问题。关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社会制度建设的层次,涉及到社会价值诉求的发展、社会变迁、传统文化、民俗等。其中,制度伦理是至关重要的关键因素。 一定的制度总是基于一定的伦理价值观所建立起来的,没有了合理的伦理价值取向,制度就不可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制度有效发挥作用,得益于制度伦理的健康发展。没有健全的制度伦理规范和约束,制度也会步履维艰。中国传统社会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重视对个体的伦理要求,但是不强调以制度来规范人们的道德生活,因而较少提出“制度伦理”问题。在西方文化中,制度和规则占据核心地位,当制度伦理的出现也意味着我国从传统伦理向现代伦理,即美德伦理向制度伦理的转向。本文试图从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当前制度建设的热点出发,通过对制度伦理建设问题的探讨,首先从伦理、制度的提出、概念分析开始,阐明了制度与伦理两者的关系,然后剖析了我国制度伦理建设的现状,再从当前我国制度伦理建设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解读,结合当前我国制度的价值诉求和伦理判断,进行了制度伦理建设的路径探索。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2-051
本文编号:2612871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2-0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章东;侯惠勤;;文化整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杨清荣;略论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关系[J];道德与文明;2001年06期
3 马纯红;张治忠;;制度约束与德性激励——建构公共行政伦理的两重维度[J];文史博览;2005年18期
4 曹望华;;我国公共伦理研究述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赵晨,蒋浩;我国公务员队伍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刘宏明;;权力失范与制度伦理[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孙喜亭;论大学教育的文化价值[J];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8 孙景峰;王锐;;部长加薪与新加坡“高薪”功能的转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盛庆t;效用原则之解释问题——效用主义之重大困难及其解决[J];江海学刊;2003年02期
10 谷清恩;;行政机关消耗性福利开支货币化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91期
,本文编号:2612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12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