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道德的法律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4 23:59
【摘要】: 我国法治传统薄弱,解放后几十年来我们又对法治重视不够,为之付出了沉重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1996年3月全国人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确定为治国方针。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对法治的重要性看得比较清楚,而对德治的重要性却认识得不够,甚至忽视了德治的作用,结果法治也没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鉴于此,作者提出了道德的法律化这一研究课题,并以此为切入点,论证道德的法律化,推动我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这一国策贯彻执行。 道德的法律化是社会各国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客观形势进一步呼唤法治。十多年来,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和积累的问题说明,发展经济和教育,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能够化解和缓和许多矛盾,但还有许多矛盾只有靠法治才能解决。这是由于法律具有规范化、制度化的效能,它通过规范各相关主体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如何合理、有效和安全地解决社会矛盾问题。正因为法律有如此效能,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并且很快被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接受。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法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历史上任何一种类型的社会,都有自己的道德文明,它们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注重自己的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是更高形态的社会,当然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文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邓小平同志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思想道德以及党风政风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我们正处在体制转轨过程之中,解决这一问题更显得迫切。而实现道德的法律化正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产物。“道德与法,自由和必然”;“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二者在内容上相耳渗透、密切关联;二肴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并为主服务;二者在实践中,相辅相成。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贯彻他律,有刚性特点,而道德则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压力,特点属柔性。两者应有机结合,不可偏废,而实行道德的法律化可以充分协调二者的作用,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就学理而言,由于两者的内在同质性,存在道德的法律化的可能。并且,道德的法律化也因此而必然。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道德立法,加强制度建设以及加强道德建设、道德教育,为法制建设提供支持等一系列途径实现道德的法律化。然而,道德与法又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使得道德的法律化须保持合理限度。 总之,实行道德的法律化能够更好地起到德、法兼治,促使两者协调发展,为推动我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这一治国方略贯彻做理论支承。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B8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道德与法(见闻杂感)[J];吉林财税;1997年08期

2 喻小红;道德与法: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贺培育;论道德的法律化趋势[J];求索;1998年06期

4 廖海亚;浅析道德与法的悖理[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郭瑞洁;西方思想家关于道德与法的基础及关系的理论评析[J];道德与文明;1996年06期

6 李双元,郑远民,蒋新苗,杜剑;社会价值观念变革过程中的道德与法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7 郑文斌,胡北苑;道德与法[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顾肇基;道德与法三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杨方;道德正义和法律正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10 ;论坛荟萃[J];哲学动态;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魏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与法的关系的再认识[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2 龙朝双;刘中兰;;政治文明与公共行政发展[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无名;道德与法之辩[N];法制日报;2001年

2 顾肇基;道德与法散议[N];光明日报;2002年

3 王少君 王凯;道德与法规并重[N];人民政协报;2003年

4 峗峗 本报记者 刘志军;在道德与法之间[N];四川日报;2001年

5 徐晓明;道德的法律化与法律的道德化[N];光明日报;2002年

6 周实;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法》:伦理道德与法的有机结合[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7 邹凤岭;构建和谐社会 企业责无旁贷[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8 阜康市委党校 吴高祥;浅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N];新疆科技报(汉);2004年

9 本报记者 李田生;见死不救 该当何罪[N];西部时报;2004年

10 邓茂生;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N];经济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凯云;道德的法律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琦;社会控制下的道德与法制建设[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苗政军;生态文明下的道德与法制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朱发义;道德的法治价值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孙代娣;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法治的融合[D];郑州大学;2010年

6 刘茵;法治与德治衡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郏红雯;论现代法治及其道德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慧;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实现以德治国[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陶光辉;控股股东的公司控制权之约束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郭威;社会结构转型与中国法治秩序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14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14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f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