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孝道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粼;浅议先秦儒家孝道观与厚葬陋习[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赵英莲;;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3 王瀚;高伟平;;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形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05期
4 段江丽;;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形成及解读[J];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03期
5 申圣超;梁花;;《孝经》论孝道之行及其现代意蕴[J];教育探索;2012年08期
6 梁明玉;;略论《孝经》孝道思想与大学生孝道教育[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7 杨振华;;先秦儒家孝思想的理论化成果:《孝经》[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张超兵;;论《孝经》中的孝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9 孙聚友;先秦儒家之人道观探析[J];齐鲁学刊;1997年01期
10 何路;;浅谈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芳;;先秦儒家的消费经济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定文;;试论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及其现代转化[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英杰;赵东玉;;鸟兽不可与同群——先秦儒家视野中的人兽之别[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燕国材;;先秦儒家的学习理论[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5 李畅友;;先秦儒家人生学说的启示——关于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思考[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吴倩;;中华生态文明的原初典范——先秦儒家生态哲学论析[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7 周宏;;先秦儒家天人学说中的交互主体思想探析[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章立明;;试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向现代经济伦理转换的可能性[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朱义禄;;论先秦儒家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意义[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10 周山;;先秦儒家关于道德品性的思考[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邢兆远 李建斌;尊崇孝道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N];中国人口报;2015年
2 周树华;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于民雄 作者系贵州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浅论先秦儒家的和谐观念[N];贵阳日报;2007年
4 吉林大学 吴树勤;先秦儒家丧礼的功能与实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李孝纯;浅谈先秦儒家的学习观[N];学习时报;2002年
6 东师大哲学系教授 顾红亮;简评《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N];光明日报;2010年
7 明辉;教化始于刑罚前 先秦儒家法律观[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吉林师范大学 李志新;《孝经》善事父母思想探析[N];吉林日报;2015年
9 刘传波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郭丽 山东理工大学;《孝经》中“孝”的内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10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金滢坤;唐代童蒙教育与经典启蒙[N];人民政协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世华;先秦儒家禅让观念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韩章勇;先秦儒家德寿思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吴建国;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米继军;先秦儒家中庸之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谢桂山;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之比较[D];山东大学;2005年
7 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瑞雪;秩序与人:先秦儒家法思想新论[D];西北大学;2006年
9 徐文涛;先秦儒家历史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丁秀菊;先秦儒家修辞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晶;西汉孝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付庆敏;先秦儒家孝道观及其现代审视[D];黑龙江大学;2014年
3 伍敏敏;《孝经》孝道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兰辉耀;《孝经》的孝道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凡;东汉士大夫孝道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年
6 梁焕然;先秦儒家道德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7 高姗姗;先秦儒家乐思想之主体意识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8 张哲;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及其当代治国理政启示[D];长安大学;2018年
9 晏忠涛;先秦儒家j论的哲学诠释[D];贵州大学;2018年
10 羊刚;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研究[D];西华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17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17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