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道德原型观的调查及其内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7 09:59
【摘要】:采用词汇学的方法来提取道德原型的数目,然后基于1AT的范式来探讨道德原型内部的认知结构,将道德原型观与内隐道德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考察道德原型观的年龄差别,性别差异和文化影响。研究发现: (1)共收集到1393个道德模范的特征词汇,足见汉语描述道德模范词汇的丰富性。累计词频为5253次,每一个被调查者的平均词频为3.8次,可见这些词汇在日常语言使用的频繁性。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道德原型的最佳实例是助人为乐,它与善良、奉献、热情和高尚等这些代表性程度较高的成员共同组成。公众的道德原型观分为自我、他人和事物三个指向。 (2)无论从数量,还是在内容上,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年龄组的道德原型观都有显著性的差异,中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原型观发展的关键阶段。男女生在道德原型观方面也存在差异,做好大中小学的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关键。 (3)在中西方道德词汇描述的比较中发现,有38%的内容是相同的,这说明人类具有部分普遍的道德观,可以作为构建全球伦理的基础;还有62%的项目是中美两国的民众所独有的道德原型,道德又具备文化的差异性,可以用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这对文化模式来解释。 (4)道德原型具有内隐性。道德原型是制约个体道德实践活动的内在心理结构,以典型的方式储存道德意识,其组成包含无意识的层次,以内隐的方式发挥作用。
【图文】:

频数分布,频数分布,公众,内容分析


图3.1公众道德原型的频数分布3.1.3.2内容分析的结果内容分析是一种通过系统客观地识别资料特征,从大量资料中抽取所需信息的一种研究方法。在用途上,这种方法既可用于描述性分析,也可用于推断性分析‘68’;在分析单位上可以是词汇。下面就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对道德原型的词汇进行内容分析。图3.2是道德原型的聚类分析结果。

分布图,分布图,随机抽取,专业分布


.实证研究本研究采用分层系统抽样的方式,在教育系统内随机抽取一所小学,,中,一所高中,一所大学四个学校,然后在学校内部随机抽取学生被试问卷2200份,最终达到有效问卷2106份,有效率为96%。其学校类型布情况见表与图,调查对象的年龄从6岁一26岁,平均年龄为17.2。试的专业分布在文,理,工,商,医等学科,具有很好的专业代表性。些别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继亮;邹君;王立娜;;中小学教师关于创造性学生特征的内隐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寇_g;张庆鹏;付艳;;原型理论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2期

3 孟燕;李朝旭;姜斌;;君子特征的内隐结构研究[J];心理研究;2008年05期

4 刘美婷;李朝旭;宋广文;孔芳;刘佳;;民间概念研究:“仁”的内隐结构初探[J];心理研究;2009年04期

5 寇_g;张庆鹏;;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年05期

6 寇_g;付艳;张庆鹏;;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一项焦点群体访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年03期

7 张庆鹏;寇_g;;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原型概念结构的验证[J];社会学研究;2008年04期

8 李海青;;大学生良知内隐观的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6年03期

9 王冬舟;;运动员体育道德观念的内隐结构研究[J];体育科技;2010年01期

10 郭本禹;王云强;;道德人格: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2617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17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a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